一项起源于美国&ldquo冰桶挑战&rdquo的公益项目漂洋过海来到中国。要求参与者在网络上发布自己被冰水浇遍全身的视频,然后该参与者便可以要求另外三人来参与这一活动。活动规定,被邀请者要么在24小时内接受挑战,要么就选择为对抗&ldquo渐冻人&rdquo捐出100美元。一时间,刘德华、章子怡、周杰伦、谢霆锋等明星纷纷加入,在网络上上传冰水浇身的视频,并在网络上掀起热潮。但活动在中国却有些变了味道,娱乐风头盖过公益目的。一些明星名人把&ldquo冰桶挑战&rdquo当成炒作。将慈善变成一种游戏确实是个创举。但越来越娱乐化、商业化的趋势确实让人担忧。
在汽车圈,与&ldquo冰桶挑战&rdquo同样受关注的要数反垄断事件了。8月20日,国家发改委对12家日本汽车零部件厂商处12.35亿元罚款。这是中国反垄断开出的最大一笔罚单。相信随着反垄断的不断深入,罚单或将接二连三,罚款额度也将创新高。
《反垄断法》生效已有5年,而针对汽车行业的反垄断调查工作也开展了3年有余。直至今年,政府部门反垄断大锤方才频频挥向汽车行业引发多方关注和热议。汽车行业反垄断的蔓延也像&ldquo冰桶挑战&rdquo一样,已经形成了蝴蝶效应。先是宝马奔驰捷豹路虎被发改委约谈,着手整车和保养降价。之后,奥迪和克莱斯勒新近被地方发改委认定存在垄断行为,将面临上亿元巨罚。之后,发改委还完成了有关12家日本零部件制造商在零部件和轴承价格方面垄断案的调查工作,并在8月20日开出巨额罚单。在法规权限方面,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公告终止经销商授权备案,也被视为汽车行业反垄断的信号。
作为竞争性较强的产业,汽车行业垄断大多数时候以纵向垄断形式存在,整车厂对上下游形成垄断性要求,从而限定整车价格,或者为4s店限定零配件价格和保养价格。这种垄断行为,同样可能最终导致消费者支付高成本。部分情况下,厂商可能串通操纵价格,形成横向垄断,这一点多见于零部件供应商。美国政府曾多次因价格操纵惩处供应商,本次日本供应商在华所涉及的也属于横向垄断。市场反垄断,缓解了暴利整车和天价保养的压力,消费者获利显而易见,汽车行业内部也将广受裨益。但是,反垄断除了开罚单外,还要从制度层面的根源做起,不要像&ldquo冰桶挑战&rdquo一样忘了初衷。
而8月1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布的《关于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的公告》,属于程序简化和放权,尚未从根本上动摇品牌销售管理和流通。
来源:慧聪汽车配件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