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本土消费者掌控塑料行业未来
2024-05-14 15:23    6690 

十年前,在上海,米拉克龙刚刚在中国生产了第一台注塑机,ge塑料集团还未被并购,1美元可以兑换8元人民币,上海的天空还是湛蓝。

经过十年马不停蹄的增长、投资和扩张后,今年的中国国际橡塑展带来了不同的讯息。这是一个里程碑,一个转折点,也可以称之为一个新时代的开启:中国国内市场和国内客户应该成为最新中国战略的核心。

是的,低成本制造和出口制造已成为昨日黄花。中国消费者和品牌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许多领先的全球材料和机械供应商,比如杜邦,布鲁克纳,恩格尔等,亚洲,尤其是中国已成为或正在成为其最大的市场。比销量更令人佩服的是增长速度。无论你爱它也好恨它也好,中国仍然是全球工业的增长引擎。

中国将近14000家规模以上塑料加工企业在2013年的总销售额攀升了15%,利润攀升了17%。增长主要来自国内市场,出口同比增长只有1%。

2014年第一季度,塑料加工企业的增长继续高于gdp增长。塑胶加工业的一季度销售增长达到11%,利润增长高达16%。

这些冷冰冰的统计数字外,我们也能从橡塑展上听到的一些话语中感受到中国角色的转变。科莱恩公司说:“我们的未来在亚洲。”戴维斯标准公司称:“中国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家。”恩格尔公司也表示:“亚洲不仅是我们的市场,更是我们的大本营。”

曾经,西方供应商只是跟随他们的跨国客户到中国开展业务。但现在,我交谈的每一家跨国企业都表示,中国国内客户–包括品牌商和加工企业–已成为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具体的占比各有不同,从德马格的70%,到陶氏包装业务的约70%以上,阿博格则达到80%。

所以,这些企业非常重视在中国建立生产和研究能力,以便尽可能在最短时间里服务于本地客户。不像发达国家那样饱和成熟,中国市场活力无限、变化迅猛。加上其庞大的市场规模,制造企业必须能够大规模地快速转变设计和生产。

跨国供应商非常努力地帮助中国客户捕捉市场趋势、开发新应用和提高生产率。近几年来,中国不断新建和扩建研发中心,眼下的焦点则是全球合作。

这并不是商界的泛泛之谈。跨国企业是在真真切切地利用其全球资源,设法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上保持领先。陶氏化学在橡塑展期间在上海落成的包装大师便是范例,不仅具备研发能力,还包括营销和设计方面的资源。在这里,陶氏包装事业部直接与品牌商家合作,共同开发创新解决方案,应对中国消费者的偏好。

随着中国大规模城市化进程的继续推进,百万中产阶级改变生活方式,中国已经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的最后阶段,最终将放慢速度进入较为温和的增长阶段。

来源:塑料新闻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