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发展,创新应用。9月19日下午,第二届无人机系统发展与应用国际论坛在嘉善开幕,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意大利、德国、韩国、比利时等7个国家地区的200余位代表出席。在为期两天的论坛中,与会专家、学者、企业家将围绕无人机安全管理、核心技术、应用服务等重要领域展开国际交流。
据悉,本次论坛由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国际无人机系统标准化协会(筹)共同主办,浙江省嘉善县人民政府、浙江科比特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京东、壮龙、极飞、北航天宇长鹰、北京理工大学无人机自主控制研究所、合肥赛为智能、融融网等单位协办。
这样重量级的行业论坛为何放在嘉善?“我1991年就来到中国,此次在嘉善,我看到了现代中国高速发展的缩影,这里一定会成为无人机产业蓬勃发展的热土。”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无人机分委员会主席john walker表示。近年来,在全球无人机产业发展的热潮中,嘉善紧盯这一新兴产业,引进了科比特无人机等一批项目,集聚了氢能源、卫星遥感、芯片研发、人脸识别等产业关联企业和人才项目,并在归谷智造小镇规划建设无人机产业园。
当前,全球无人机产业呈快速发展态势,在国民经济建设发展中的公共安全服务、农林植保、资源检测和保护、自然灾害应对、个人娱乐等共计30多个细分领域有上百种应用需求,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随着无人机产业的快速发展,标准日益凸显出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新兴产业只有标准达成一致,并真正做到清晰和有章可循,才是规范而安全的。
无人机行业如何实现有序发展?“标准是无人机行业的共同语言和规则,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推进无人机系统标准化工作。”论坛中,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殷明汉巡视员指出,目前世界各地都在纷纷行动。如美国、德国、英国、比利时、韩国、日本等国家的政府机构都提出了制定无人机标准的规划;国际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国际机动车工程师协会(sae)等标准组织也制定了大量的无人机标准。我国也于2017年颁布了《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以支撑政府监管、满足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跨领域、跨行业为着力点,从管理架构、技术架构和行业应用的角度构建了无人驾机标准体系框架,规划了300余项各级各类标准,有力推动了无人机产业的规范、持续、快速发展。
来源:浙江在线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