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自动驾驶是汽车工业的未来 中国更具备优势
2024-05-14 10:55    4225 来源:东方财富

上海在九月下旬迎来了酷热的天气,阳光将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c区场地晒得发白,但是依旧挡不住前来体验自动驾驶的人们,他们都希望能够亲身体验一下这种高科技带来的驾驶乐趣。

“很多的城市已经出了发放这个自动驾驶测试牌照,实际上今天的技术是达到了能够上路做测试。”小马智行pony.ai创始人兼ceo彭军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动驾驶的技术已经可以上路,但是因为还没有配套法律出台,所以目前的自动驾驶必须有司机坐在主驾驶的位置,“我认为再往下迭代,技术不断的成熟,那么这法律法规也会跟着走。”

远处的c区,小马智行的几辆汽车正在带着人们进行体验,更多的人开始了解并接受自动驾驶,更多的技术人才开始进行创业,更多的资本也开始涌入自动驾驶行业,激烈的竞争开始悄然来临。

两年不到融资逾2亿美元

时间回到2012年,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彭军离开工作了7年的google,加盟,并成为百度美研中心的最早员工。三年之后,彭军开始将注意力全部转移到研发无人驾驶汽车项目,并担任了首席架构师。彭军是百度美研最早的拓荒者,在内部他的技术级别曾是t11。

就在2016年百度世界大会上,彭军向外界介绍了无人驾驶车的业务,但是仅仅3个月后,他选择离开百度去创业。

2016年12月,百度首席架构师彭军和百度最年轻的工程师楼天城从百度美研中心离职,决定联手创业,并且拿到了加州自动驾驶路测的牌照,要和伙伴们重新构建一个无人车公司。于是,小马智行诞生了。

彭军表示,出来创业的每一天都很enjoy这个过程,每天都会面临不一样的挑战,这让他觉得生活更有意义。

这家自动驾驶初创企业在今年7月获得了1.02亿美元的a1轮融资,如果加上今年1月宣布的1.12亿美元融资,其a轮整体融资达2.14亿美元。至此,小马智行已累计完成约2.3亿美元的融资,这家成立不足两年的公司已经成为目前估值最高的自动驾驶初创企业。

在无人驾驶这场技术创潮中,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it技术应用集散地,自然而然成为最火热的创业地区。 实际上,在无人车产业中国,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参与其中,除了百度、google等巨头,初创公司也开始开始越来越多的出现,carol reiley(吴恩达的夫人)的drive.ai、肖建雄的autox、倪凯的禾多科技、王劲的景驰科技、曹旭东的momenta等等。

不过,彭军心里清楚,无人驾驶或自动驾驶还是一个非常早期的行业,足够承载更多的人或竞争对手进来,以任何方式进来促进市场化和商业化。

小马智行在落地应用上将尝试作为园区内的通勤车或某个区域内整个出行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提供商,比如无人车快递、安防、周围地图的绘制等等应用。

也就是说,在早期的商业化方面,小马智行将会更多的应该考虑走垂直化、场景化的路径。

自动驾驶是汽车工业的未来

彭军深知无人驾驶技术成熟期不会这么早到来,但是已经开始有了新的改变,“实际上可以看到今天很多大的城市,北京上海都好,就已经是从今年年初开始开放小段段落到开放一个区域,在这个试点的过程中间发现这个安全性有一定的保障,那么会开放更多的区域,”

在自动驾驶路测方面。小马智行目前已经在中美两地城区中心道路上实现了白天黑夜、人车混流、全场景下的自动驾驶路测,在大雨天、上下班高峰期均已实完全无人工干预的自动驾驶,并在遇到其他机动车辆或自行车逆行、加塞,车辆和行人闯红灯等各种突发状况下做出合理决策。

“在法律法规监管方面,作为无人驾驶我们永远的理念是安全第一,我们一定要遵守交规。”彭军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自动驾驶的车实际上都是完全遵守交规,按照限速来开,例如“在处理丁字路口的时候,实际上为了安全可能是要等几秒钟再走。”

在人工智能方面,彭军有一个观点,“其实和互联网时代做技术是一样是是唯快不力,或者说产品本身是不断迭代,这个迭代的速度决定了最后的成败,因为很多这样的技术,尤其是像人工智能,它的技术是通过机器学习来达到,就跟人学一样,你学的越快,接受新知识越快,最后的超越是最快的,最重要的是这个迭代的速度。”

尽管中国的无人驾驶公司越来越多了,即便目前行业里满世界听说无人车上路,但“上路”和“跑到多好”完全是两码事。实际上,行业里没有统一的标准,缺乏足够成熟的技术。

拥有有150年历史的在近10年发生了巨大变化,包括“共享化、新能源化、智能化”,而三者结合会提升汽车在接下来10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的表现形态。其中,自动驾驶、无人驾驶是智能化中最核心的部分。由于当前市场、资本的关注、产业链的发展,以及中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政策支持,无人驾驶已经拥有走向成熟的条件。

来源:东方财富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