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鎏金,大豆摇铃,连池大地丰收在望。9月29日,全国大豆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活动示范研讨会在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隆重召开。农业农村部农机化司、农机推广总站、大豆全程机械化技术推进专业组人员,来自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湖北等省(区) 的农机化管理、技术推广部门人员,以及省内大豆种植重点市、县现代农机合作社的代表等200余人参会。
此次会议为期2天,由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总站、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主办,由五大连池市人民政府、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农业机械化管理局、黑龙江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总站、农业农村部大豆全程机械化技术专家组承办。旨在进一步突破大豆生产薄弱环节机械化技术,提高机械化水平,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绿色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9月29日上午,与会人员先后深入大豆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和平镇新民村地块和大豆万亩公关田示范区新发镇青山村两处大豆收获现场,实地观摩了大豆收割、脱粒、秸秆还田等“一条龙”全程机械化作业演示。近年来,五大连池市积极开展实验、示范和推广,以农机、农艺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大豆从播种到收获全程机械化。主要采用秸秆翻埋耕作、秸秆碎混耕作、秸秆覆盖免耕播种耕作等三种模式,并结合大豆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县、大豆生产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黑土地保护等项目,不但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省劳动力,还可以增地力、增产量、增效益,提高大豆销售价格和产品竞争力,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大豆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技术路线和技术要点,充分彰显出大豆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的带动作用。此次全程机械化收割实现产量增收,大豆平均亩产由155公斤提高到200公斤,农民朋友们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
随后,与会人员来到大豆全程机械化作业机具展示区,黑龙江省各地农机经销公司的百余辆大型农机具排列有序,彰显出科技生产力的磅礴力量。
下午两点,全国大豆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活动示范研讨会召开。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韩天富,农业农村部大豆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大豆专家组组长李宪义等领导以及来自各个省(区)的农业专家、代表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围绕中国大豆产业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大豆机械化播种机制创新、大豆耕整地、植保和收获技术等方面课题进行深入交流研讨,气氛热烈。研讨会后,全国大豆专家组成员就大豆生产全程机械化进行了专题调研,为五大连池市调优农作物种植结构和农民增收献智献策。专家们指出要根据五大连池的实际条件,建立科学合理的耕地轮作体系,形成可持续发展新机制,不断推动五大连池大豆产业发展。
据了解,五大连池市处于松嫩平原广阔的寒地黑土带,土壤肥沃、耕层深厚,大豆种植历史悠久,共有耕地595万亩,其中大豆种植面积近400余万亩,出产的非转基因大豆、矿泉大豆品质优良,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国家首批区域性大豆良种繁育基地和黑龙江省大豆振兴计划示范市,作为全国北方春大豆种子生产销售集散地,2017年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区域大豆良种繁育生产基地”,一个时期以来坚持强合作、抓科研、上项目、促共赢,全力打造中国大豆良种繁育之乡。目前,市域内有种子企业11家,年大豆种子繁育基地保持在80万亩左右,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总面积达到51万亩。加工销售春大豆种子10万吨,占黑龙江省大豆商品种子市场份额的50%以上。现有农机总动力38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1.2万台,联合收割机700台,大中型配套农具1.9万台套,现代农机合作社发展到24个,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99.84%,大豆生产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100%,处于全省前列黑河市第一名,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生产增产提效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来源:黑河市人民政府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