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市中无人机俩月“揪出”2540个问题
2024-05-14 07:37    211 来源:舜网新闻

工作人员对现场进行实时监控。(李娜 摄)

本报10月10日讯(记者 李娜 通讯员 祁丽萍)今天上午,“科技点亮生活、智慧引领城管——济南首届城管科技大赛”启动。市城管局(市城管执法局)将联合专家、媒体对应用于城管领域的智慧元素进行挖掘评选,并集中展示我市城管领域无人机办案、人脸识别技术、新能源环卫车等应用成果。

当天,活动第一站走进市中区,探究使用无人机快速发现处置问题。市中区在全市率先组建无人机大队,利用科技手段破解打游击、取证难等问题。自市中区无人机拍案程序正式运行以来,截至9月底,仅两个月拍摄案件2540件。

◤无人机“盯梢”问题工地

“准备,起飞!”今天上午9:20,在市中区一处建筑工地附近,一架黑色无人机缓缓升空,在百余米的高空盘旋。在市中区数字化城管中心指挥平台,工作人员通过屏幕可实时查看无人机拍摄画面,整个工地扬尘防治措施清晰展现出来。随着摄像头移动,工作人员发现工地有一处裸露渣土。巡查员立即拍照取证,监控截图被上传到市中数字城管业务平台,以案件形式派发责任单位,进入督办程序。

20分钟后,记者在指挥平台上看到,工地内几名工人正在拉设防尘网,将裸露地块全部覆盖严实。“有了无人机协助办案,执法人员可实现高空、远距离实时监控,解决以往人工巡查处置效率低、发现问题不全面等难题。”市中区数字化城管中心主任焦凡根介绍。

◤方圆4平方公里清晰“取证”

今年7月份,市中区无人机拍案程序正式运行,购置2台无人机,培训3名专业操作手,主要是针对山体裸露、施工工地扬尘、楼顶违章建筑等城管问题进行全方位巡查,弥补了非重点道路、非重点部位城管问题“拍不全、看不细、不易发现”的情况。

拍摄的案件进入市中区数字城管“小循环”工作流程,通过市中数字城管业务平台立即派发给责任单位,提高办案效率。“无人机设置有球形高清摄像头,最高可升至米,方圆4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情况都可以清晰拍到。”焦凡根介绍。

在市中区数字化城管中心整理的《9月份第四周无人机拍案情况报表》中,记者看到,从9月19日至25日,市中区共利用无人机3天拍摄案件325件,有74件已结案,246件正在处理中。拍摄范围涉及城区11个街道和城郊6个街道,对私搭乱建、暴露垃圾、工地物料乱堆放、工地扬尘、施工废弃料等问题进行巡查。

◤智慧手段助力城市管理

“目前,我们安排专门人员每周巡查拍摄3次,一周内实现17个街道无人机全覆盖巡查。”焦凡根介绍,下一步市中区准备购置4台小型无人机,并建立无人机工作站,通过智慧手段助力城市管理。

来源:舜网新闻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