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缓解北方“气荒” 都有哪些招数?
2024-05-14 07:00    9709 来源:科技日报

10月12日上午,我国首个完全自主技术、自主设计建造的最大直径16万方大型液化天然气(lng)储罐,在中国海油天津lng接收站竣工投产。

赶在今冬采暖季到来之前投运该项目,首先是“罐中有气,心中不慌”。天津lng接收站总经理王晓刚表示,作为北方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的重要设施之一,该储罐投产后,天津lng的天然气储存能力将大幅提升近80%。

更重要的是,依托该接收站,中国海油全力推动蒙西管道(内蒙古鄂尔多斯—河北黄骅)天津段工程建设,及其在南方地区与中国石油的天然气管网系统互联互通、气源置换等工作。这意味着,原本相互隔绝的“三桶油”天然气管网开始互联,最终形成全国天然气保供“一盘棋”局面。

“三桶油”天然气管网互联意义何在?

去冬今春采暖季北方大面积“气荒”中,与传统“北气南输”形成鲜明对照的“南气北上”起了极大缓解作用。作为国内最大、国际第三大lng进口商,同时也是国内第二大天然气供应商,中国海油旗下气电集团去年“南气倒输”气量最大为1000万方/日;而今年,据气电集团总经理邱健勇介绍,中国海油正全力推进深圳lng与大鹏福华德支线联通、广东管道与广东大鹏南沙分输站联通、广东大鹏与广东管网惠州分输站联通等3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使广东地区计划保供气量达到约18亿方,“南气北上”气量大幅提升至3000万方/日。预计今冬明春采暖季,中国海油供应天然气246亿方,同比增加20%,其中向北方7省市供应天然气61亿方,同比增加63.5%;其中,通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增供量达30亿方,80%用于北方地区。

天然气迎峰度冬保供,除此之外还有系列“组合拳”。

记者在天津lng接收站看到,新装车撬建设正紧锣密鼓进行中。王晓刚解释,这是在已有20个装车撬的基础上增建的11个新装车撬,预计10月15日投产;单日装车能力将从现在的400车(约8000吨lng)增加至车(约12000吨lng),以进一步弥补管输之不足,保障供暖站、医院、学校等特殊场所的供应。

依托天津lng接收站,中国海油租赁一艘可储存17万方lng的fsru(带有储存及再气化装置的浮式船舶,日租金十几万美元),相当于为京津冀地区增加了一个移动lng储罐和一套移动气化装置,能为华北地区额外增加1400万方/日的供气能力;此外,还租赁了2艘lng船舶作为海上应急储罐在天津外海漂航待命,预计增加约2亿方储备量。“当个别地区需求出现激增或超出常规供应保障范围时,这2艘lng船舶可在短时间内靠泊沿海lng接收站应急补充供应。”

探索lng罐箱多式联运新模式,即改造集装箱为天然气储罐,依托中国海油沿海lng接收站布局优势,联合华北、华东、华南资源,打造lng水陆运输新模式,保供范围延伸至内陆1000公里区域。力争在即将到来的采暖季,实现“南液北运”3000箱,预计能满足万三口之家一个月的用气量,“在关键时刻发挥大作用”。

创新进口lng窗口期试点交易。9月20日,气电集团与上海油气交易中心联合推出“进口lng资源窗口一站通”产品,首次公开试点交易成功,成交总量约为1亿方,交收地点为中海油粤东lng接收站。国家能源局肯定为“与国家接收站开放的方向高度一致”“试点具有重大意义”。据悉,第二期“进口lng窗口一站通”交易试点也在积极推进中,交收地点为浙江lng接收站,卸载窗口期计划为11月24日—30日。

来源:科技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