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掀起平安农机和农机监理示范窗口创建新高潮
2024-05-14 06:11    704 

7月23日,湖南省平安农机和农机监理示范窗口创建现场会在南县召开。与会代表参观了南县的平安农机示范乡镇、村和示范窗口,南县、平江县、赫山区的代表分别就&ldquo两项创建&rdquo工作作了典型发言。会议总结交流了几年来湖南省开展平安农机和农机监理示范窗口创建工作的成效和经验,研究部署了下阶段的创建工作。

会后,记者就平安农机和农机监理示范窗口创建工作专访了湖南省农机安全监理总站站长潘新初。潘新初表示,平安农机和农机监理示范窗口创建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系统性的工作,抓好&ldquo两项创建&rdquo工作,是对农机监理工作的全面检验,更是促进农机监理工作全面发展的&ldquo助推器&rdquo,我们将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扎实工作,为促进农机安全生产和全省农机化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记者:农业部和国家安监总局于2006年部署在全国开展&ldquo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rdquo活动,2011年农业部决定在全国开展农机安全监理&ldquo为民服务创先争优&rdquo示范窗口创建活动。湖南省&ldquo两项创建&rdquo活动的进展如何?

潘新初:按照农业部、国家安监总局的部署,湖南省先后制定了&ldquo平安农机&rdquo和&ldquo示范窗口创建&rdquo工作方案,在全省认真组织开展&ldquo两项创建&rdquo活动。目前,全国已公布四批平安农机示范县,两批农机监理示范窗口和示范岗位标兵,湖南省已创建全国&ldquo平安农机&rdquo示范县18个,今年又有4个县申报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全省创建示范乡镇277个,示范村2311个,示范户25626个;创建省级&ldquo为民服务创先争优&rdquo示范窗口27个,其中全国示范窗口8个,评选省级示范岗位标兵40人,其中全国示范岗位标兵16人。

记者:湖南省农机安全监管工作是否得到了政府部门足够重视?经费和装备是否能够得到足额保障?

潘新初:目前来看,湖南省农机安全监管工作得到了进一步重视。主要体现在:一是&ldquo平安农机&rdquo创建工作列入了省安委会对各市州政府安全生产考核内容,各创建县将创建任务分解下达各乡镇和相关部门,使创建工作由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得到了党委政府的进一步重视,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二是增加了对&ldquo两项创建&rdquo活动的经费投入。2010年以来,省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农机监理装备专项经费200万元,用于配发拖拉机安全性能检测车辆,重点装备示范县和示范窗口单位;并安排&ldquo两项创建&rdquo专项经费80万元,对通过验收的示范县和示范窗口单位给予奖励。各创建县市区积极争取项目投入和当地财政的支持,南县近年来投入&ldquo两项创建&rdquo的资金达到260多万元,今年申报平安农机示范县的洪江市,市财政安排创建工作经费38万元,湘阴县财政安排创建经费30万元;有些县实施了免费发放牌证、免费年检等农机监理优惠政策,促进了创建工作的开展。三是部门之间的配合更加紧密。各创建县市区成立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把农机与相关部门紧密联系在一起,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增进了部门之间的理解和支持,形成了齐抓共管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合力。

记者:通过创先争优活动,湖南省农机监理系统为民服务意识显著增强,有什么具体体现?监理业务是否得到了进一步规范?

潘新初:全省农机监理系统在&ldquo争创群众满意窗口、争创优质服务品牌、争创优秀服务标兵&rdquo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中,通过实行执法依据、办事程序、收费项目及标准、岗位职责、办事人员、监督电话六公开,推行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预约服务制、分片包干联系制等服务制度,采取实检下乡、送农机安全知识下乡、向机手发放便民服务卡和监理业务办理流程卡、向机手发送服务短信等措施,努力打造主动服务、热情服务、高效服务的优质服务品牌,促进了农机监理从&ldquo管理型&rdquo向&ldquo服务型&rdquo转变,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和农民机手的好评,密切了农机监理与农民机手的关系。

同时,农机监理业务得到了进一步规范。我们省农机安全监理总站开发启用了全省农业机械牌证管理信息系统,制定和完善了农业机械牌证管理规程,农机监理业务实现了计算机网络管理;实行了农业机械上户目录管理,并定期对上户目录进行清理,将不符合上户要求的产品从目录中剔除,从源头上控制超标准超范围上户的行为。全省开展了两次拖拉机登记和驾驶证申领专项整治,对违规异地上户、超标准超范围发牌发证等违规行为进行清理整治。各地监理机构特别是创建单位认真开展农机监理业务自查,扎实整改存在的问题,杜绝了违规上牌发证行为。

记者:在&ldquo两项创建&rdquo活动中,农机监理队伍的素质得到了提高,监管体系得到了改善,监管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潘新初:在示范县、示范窗口和优秀岗位标兵的影响带动下,全省农机监理人员鼓舞了士气,呈现出&ldquo争做创建示范、勇当标兵榜样&rdquo的创建氛围。各地不断加大对农机监理人员政策法规、业务知识和岗位技能的培训力度,打造出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的农机监理队伍,较好地推进了学习型、服务型农机监理队伍建设。岳阳市、娄底市分别组织全市农机监理人员开展农机监理岗位技能大比武和应急预案演练活动,怀化市鹤城区、中方县分别组织开展了农机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通过农机安全知识笔试、驾驶技能考试、农机事故处理应急演练竞赛和指挥手势操表演等形式,进一步提高了农机管理人员业务技能、安全意识和农机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在&ldquo平安农机&rdquo创建工作中,坚持把重点放在完善乡镇、村的农机监管体系上,明确了乡镇农机人员的安全监管责任,村级明确了农机安全员。着力抓好村机手活动室建设,依托村级基层组织、利用村部场地和设施建设机手活动室,让机手有一个学习、交流的场地和平台,组织机手学习农机化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使村一级有人管、有人干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示范乡镇、村建立了农业机械及驾驶人员台账,定期组织农民机手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教育,为农民机手提供安全培训、维修和跨区作业信息服务,激发了广大农民机手接受安全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夯实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基础。

全省农机部门以&ldquo两项创建&rdquo为契机,积极与编制、财政等部门协调,逐步充实监理人员编制,加大了农机安全投入。全省90%的县市区实现了参公管理,近4年,各市县配备农机安全检测车85台、拖拉机移动检测设备80余套、事故处理设备20余套、驾驶员桩考和理论考试设备10余套,越来越多的县已实现电子化农机培训和考试,农机安全监理装备得到明显改善,有效提高了农机安全监管能力。

记者:湖南省积极开展&ldquo两项创建&rdquo活动,各地因地制宜制定创建方案,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各具特色,非常值得其他地区借鉴,主要有哪些经验值得分享?

潘新初: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四条共同的基本经验。第一,强化组织领导,是推进&ldquo两项创建&rdquo工作的有力保障。各地农机部门非常重视创建工作,一把手亲自抓,积极主动向党委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汇报,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创建平安农机示范县的县市区都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为组长,安监、财政、公安交警、农机等部门和有关乡镇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把创建工作任务和责任落实到每个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同推进;在具体实施上,制定整体创建方案,明确阶段性目标任务,分步实施,不急于求成,不搞突击,使创建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在部门配合上,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联合执法机制,公安、安监等部门积极配合农机部门开展农机安全监管执法和&ldquo打非治违&rdquo等各项专项整治行动;在投入上,创建工作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农机部门多方筹集创建经费,地方政府和财政部门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如长沙县创建平安农机累计投入财政经费80余万元,创建示范窗口又投入35万元;凤凰县前两年投入90多万元,今年创建示范窗口投入近20万元。

第二,加强舆论宣传,是推进&ldquo两项创建&rdquo工作的有效手段。各地在创建工作中,始终把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创建氛围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方面,加强对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宣传教育。抓住培训、新车入户、年度检审、&ldquo打非治违&rdquo专项行动、隐患排查及购置补贴核查等时机,对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发放农机安全宣传资料,进行&ldquo一对一&rdquo安全教育。另一方面,开展以&ldquo平安农机&rdquo为主题的多种宣传活动。在乡镇、村设置农机安全宣传栏,在集镇、中小学校等重点区域和路段设置永久性宣传标语或安全警示牌,举办安全宣传咨询日、进中小学校开展安全警示教育、组织农机手学习农机突发事件防范自救与事故报案等知识,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安全意识。今年上半年,全省共开展形式各样的农机安全宣传活动2805次,发放宣传资料762538份,制作标语、横幅及展板8506条,组织农机驾驶安全知识教育学习31315人。

第三,严格规范管理,是推进&ldquo两项创建&rdquo工作的重要基础。为了有效提高农机安全生产监管水平,达到平安农机创建的目标,各地农机监理机构严格履行职责,严格依法办事,切实加强农机监理业务的规范化管理。一是严格把好机车牌证核发关,不符合要求的机车一律不予办理牌证;二是严格把好驾驶操作人员培训考试关,未经培训或培训考试不合格的一律不予核发加强操作证;三是严格把好机车检验关;四是严格把好执法监管关,通过加强与公安交警、安监等部门配合,建立了拖拉机道路安全动态管理联动机制、违章及安全隐患信息通报机制、事故应急救援机制,扩大了农机安全监管覆盖率,使农机上牌率、持证率、检验率有了明显提高。

第四,提供优质服务,是推进&ldq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