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环境治理见新又见智 环保物联网将下沉品牌建设
2024-05-14 06:09    2768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挺进新常态的环境治理产业,正迎来新利器——物联网应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和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作为改变传统监管方式的重要引擎,亦可称为执法部门的“新牙齿”,环保物联网近年来热度持续不减。

2018年,全国上下密集启动的污染防治攻坚战,拉开了主动式环境治理的序幕。作为能够支撑生态环境治理的数字环保国家基础设施,新一代环保物联网正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一把利器。

要想持续打响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尽早“测得准、传得快、算得清、管得好”的建设目标,推动环保产业与物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被业界视作突破口。在众多业界人士看来,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是生态环境治理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环保物联网正是完全能够支撑这一趋势的数字环保国家基础设施。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环保物联网建设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整体市场在从“数字环保”向“智慧环保”进行过渡。

那么这个基础设施核心要求是什么呢?相比以往的信息化,需要从技术、业务和产业整体的角度进行变革,从整个环保生态体系建设的角度,真正让物联网技术为环保去服务。统一通信物联网技术的本质特点在于实现物物相连,可以将物体本身的信息通过先进的传感器和智能设备收集,传输到信息平台上进行统一分析和管理。而物联网与环保融合,为服务、创新等理念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公开资料显示,环保物联网包括实现环境在线监控的传感网,包括环境质量监测网、污染源在线监控网及将来的生态监测网三大部分。

物联网叠加环保,是否会达到1+1>;2的效果?物联网的本质是万物相联,即通过环境数据积累,实现生态环境质量透明管控、源头管控、精准管控,使环境治理工作实现智能化、智慧化。环保物联网则是搭载了信息产业技术的环保行业细分领域,目标是打造一条从前端到后端的完整产业链。同时,借此形成科学解析和预测环境发展趋势,实现监测监控的现代化和环境管理的智慧化。实现对突发环境风险的预警预测、应急准备、应急指挥和响应以及事后管理,形成环境风险应急的全过程管理,成为防范环境风险的有效保障。

通过物联网技术,这些数据将被整合成有价值的数据资源。诚如物联网感知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可远程、实时获取水质参数监测数据、在线仪表运行状态、监测预警与报警及自动监测站概况等信息。随即,将这些信息发送到执法人员的手机app终端,他们可以轻松了解排污单位的相关信息和排污情况。得益于物联网技术在环保领域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一个集信息感知、数据处理和综合管理于一体的环保物联网应用体系已初步形成。

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生态环境检测网络建设方案实施计划》等政策文件鼓励发展环保物联网。目前,我国已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环保物联网,成为纵跨生态环境部、省环保厅、地市环保局和区县环保局。但无论从产业链产品完善程度、上下游公司资金实力、整体解决方案先进程度、“智慧环保”项目覆盖率等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如何突破数据应用的瓶颈将是环保部门下一步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