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焦化行业等非电行业正成为大气污染治理的主战场。近日,记者从华北电力大学获悉,该校杨勇平教授团队经过12年攻关自主研发的多温区多功能系列scr脱硝催化剂与低能耗脱硝技术,解决了困扰我国工业脱硝多行业多温区工况复杂的技术难题,达到国际领先。
“我国烟气脱硝技术研发起步较晚,早期主要依靠购买国外脱硝催化剂配方与生产线技术,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受制于人,成本居高不下。”杨勇平说。
更为紧迫的是,我国不同行业的烟气温度和组成差别大,中温scr脱硝催化剂的适用领域有限。
“针对燃气轮机、垃圾焚烧炉所排放的高温烟气,需要开发高温催化剂;针对钢铁、玻璃等行业所排放的低温烟气,需要开发低温催化剂;针对使用富砷煤的烟气,需要开发抗砷中毒催化剂;针对含有大量碱金属的生物质电厂、高碱煤电厂等,需要开发抗碱金属中毒催化剂,等等。”杨勇平说。
来源:科技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