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内蒙《自治区省级党政领导干部专题调查研究活动实施方案》的分工,李佳书记承担&ldquo关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调查与研究&rdquo课题。按照课题实施方案,由自治区发改委牵头完成县域基础设施专题调研活动。在自治区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我们整理汇总了县域基础设施中铁路、公路、电力、文化、通讯、邮政、水利几个重要方面,形成了此报告。
一、我区县域基础设施现状
(一)铁路
截止2012年底,全区铁路运营里程10600公里,铁路复线率、电气化率分别为29.4%、26.1%。全区80个旗、县(市)中尚有12个旗县境内未通达铁路,县域铁路覆盖率达到85%。
目前,在已通达铁路的68个旗县中,有37个旗县府所在地通达旅客列车,占比54%有10个旗县府所在地尚未通达,只是过境或在沿途设有客运站,占比15%还有21个旗县仅通达货运列车,占比31%。68个通达铁路旗县中,50%以上旗县主要产业园区尚未通达铁路专用线。
(二)公路
到2012年底,自治区县域公路总里程150052公里,占全区公路总里程的91.6%,按技术等级分:高速公路2423公里、一级公路4027公里、二级公路12383公里、三级公路27522公里、四级公路92828公里、等外公路10869公里,其中:高速、一级和二级公路占公路总里程的12.6%按行政等级分:国道7595公里、省道12879公里、县道24600公里、乡道33158公里、专用公路5282公里、村道66538公里,国省干线公路占公路总里程的13.6%。县域所辖80个旗县市中已有55个通高速或一级公路所辖670个苏木乡镇,已有665个通公路,通达率为99.3%665个通沥青水泥路,通畅率为99.3%实现了100%的通班车。所辖10214个嘎查村,已有10213个通公路,通达率为99.99%4648个通沥青水泥路,通畅率为45.5%8613个通班车,通班车率为84.3%。建有等级客运站651个,其中:二级站6个、三级站63个、三级站26个、四级站556个。
(三)电力
截止2012年底,全区县域电力装机总容量6451万千瓦,其中火电装机4833万千瓦,风电装机1693万千瓦,水电装机108万千瓦。目前蒙西地区已实现城乡居民生活、大工业、一般商业、农业生产四类用电全部同网同价,蒙东地区已在盟市范围内实现居民生活、大工业用电同网同价。较农网改造前,蒙西、蒙东农村居民生活用电价格分别下降0.18元/千瓦时和0.15元/千瓦时,按2012年电量计算,每年减轻农牧民负担超过3亿元。
城网。全区共有500千伏变电站19座,盟市所在地均有500千伏网络覆盖,变电容量2475万千伏安。全区有220千伏变电站115座,80个旗县中有75个旗县所在地220千伏网络已覆盖,变电容量2794.9万千伏安。110千伏及以下网络是县域地区的供电主网络,110(含66)千伏变电站584座,变电容量2038.8万千伏安35千伏变电站364座,变电容量347.1万千伏安。
农网。到2012年底,内蒙古电力公司县域农网拥有110千伏变电站141座,变电容量803.8万千伏安,线路7485公里35千伏变电站354座,变电容量668.9万千伏安,线路10060公里配变容量1020万千伏安,10千伏线路85700公里,低压线路105188公里。内蒙古东部电力公司县域农网拥有110千伏变电站16座,变电容量58万千伏安,线路792公里66千伏变电站291座,变电容量435万千伏安,线路8690公里35千伏变电站49座,变电容量18.6万千伏安,线路1396公里配变容量650.9万千伏安,10千伏线路71126公里,低压线路78717公里。
(四)文化
2012年底,县级公共图书馆机构有80个,从业人员931人,共有房舍面积8.38万平方米县级文化馆机构有80个,从业人员2355人,共有房舍面积11.28万平方米县级博物馆机构有42个,从业人员633人,共有房舍面积17.42万平方米县级影剧院机构有8个,从业人员124人,共有房舍面积1.46万平方米县级乌兰牧骑机构有73支,从业人员2780人,共有房舍面积8.89万平方米乡镇综合文化站机构有1016个,从业人员2479人,共有房舍面积37.6万平方米。
(五)通讯
2012年底,移动网络覆盖全部行政村,70%的自然村通电话。58%的行政村(嘎查)通宽带,3g网络覆盖73%的乡镇。目前,农村牧区通信基础设施仍比较落后。2012年全区行政村通宽带率仅为58%,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7%)。
(六)邮政
到2012年底,自治区县域邮政营业网点共有1184处,其中旗县城区内302处,乡镇及以下地区882处,自办营业网点780处,代办营业网点404处。投递处理场所共有224处,邮筒(箱)共设置1114处,邮政局所平均服务半径为15.85公里,农村牧区平均服务半径仅为19.80公里,邮路总长度5.8万公里,邮路总条数696条,其中农村邮路条数426条农村投递路线条数1607条,邮政妥(直)投点53.64万个。信报箱总格口数215259,安装率为11.74%。
(七)水利
1.水源工程
地表水源供水工程。截止2012年底全区已建成蓄水工程565座,总库容96.47亿m3,其中:大型水库14座,总库容58.11亿m3中型水库86座,总库容27.82亿m3小型水库465座,总库容10.53万m3全区已建成引水工程1072处,建成提水工程2248处。
地下水源供水工程。全区已建成机电井437413眼,其中已配套机电井401460眼。
其它水源供水工程。其它水源供水工程主要是集雨工程和污水再生利用工程,集雨工程主要分布在水资源短缺的农村地区,污水再生利用工程主要分布在城镇。
2.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011年全区总供水量184.7亿m3(包括黑河向额济纳绿洲生态补水5.73亿m3),其中:地表水供水量91.09亿m3,占总供水量的49.32%,地下水供水量92.49亿m3,占总供水量的50.07%,其它水源供水量1.12亿m3,占总供水量的0.61%。
二、存在的问题
(一)铁路
一是受我区能源基地影响,区内主要干、支线铁路主要为能源矿产开发服务,客运业务较少,部分能源匮乏或以农牧业为主的旗县难以享受铁路运输效益。二是受宏观经济影响,铁路建设项目投资企业难以落实,旗县政府受自身财力限制无法承担境内铁路建设资金。三是受国家铁路管理体制改革影响,涉及偏远、困难旗县域公益性铁路建设将面临投资窘境。
(二)公路
一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规模和总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公路密度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3。公路等级偏低,县域80个旗县市三、四级及等外公路在公路总里程的比重高达87.4%。二是公路养护资金普遍不足,桥涵构造物改造相对滞后,部分公路全天候通车保障性差,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三是建设资金严重短缺。第一,部分盟市政府性债务管理指标超出了警戒线,同时受信环境趋紧,银行贷款落实困难。银行将土地征用作为放贷前置条件、贷款到位不及时、发放比例低。第二,公路建设成本增加,征拆费用、材料价格、人工工资上涨,建设成本增加。第三,受国家五部委关于禁止新增普通经营性公路政策的制约,社会资本投入公路的积极性不高。第四,自治区各级财政资金用于公路建设极为有限,特别是地方配套资金落实困难。
(三)电力
1.全区县域幅员辽阔,偏远地区负荷密度小,农牧业负荷率低,电网建设投资矛盾突出。由于偏远县域地区线路供电半径过长,必然造成电压质量低,线路末端低电压问题严重,但如果都采用增强电网结构来改善低电压问题,必然造成大量投资,电网经济效益差。
2.蒙东地区主网架制约农网发展。据统计,蒙东地区有5个旗县还没有220千伏变电站,有超过70%的35(66)千伏及110千伏变电站为单电源供电,供电可靠性及电压合格率难以满足要求。
3.农村电网农网发展还需加快。一是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尚未全部改造,蒙东、蒙西未改造比例达到25%和10%,&ldquo低电压&rdquo、&ldquo卡脖子&rdquo现象较为普遍二是受农村电力需求快速增长的影响,部分已改造农网供电能力出现新的不足问题,目前蒙东、蒙西已改造、急需升级的比例达到65%和40%三是农村牧区电网网架依然薄弱,35千伏、10千伏和低压线路平均供电半径分别为45、30和1.1公里,较国家标准分别高出50%、100%和120%。
4.农业排灌用电问题。我区东部地区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到2015年,将完成1000万亩井灌区节水改造。目前,蒙东地区共建成灌溉用机电井23.5万眼,井灌面积1458万亩。其中,使用柴油机抽水的机井大约占三分之一。柴油机抽水与用电抽水相比,每年每亩地高50元左右的费用,增加了农牧民负担。
(四)文化
1.文化投入的总量偏少。近年来,尽管中央和全区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逐年增加,但财政投入总量不多,文化事业建设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仍相当普遍。2011年和2012年文化事业拨款(含基本建设)为25.05亿元和29.58万元,分别占全区财政支出0.81%和0.86%。其中80个旗县的文化投入分别占当年全区财政支出的0.44%和0.49%。大多数旗县文化单位由于经费缺乏处于低水平的维持状态。
2.大多县级公益性文化单位面积狭小、设备紧缺。按照国家对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的二级建设标准,有62个旗县级公共图书馆和58个文化馆达不到国家1500平方米和2000平方米的最低标准。图书馆缺乏图书和电子设备、文化馆缺乏文艺设备,基本文化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