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工业机器人专题一:短期看差异化市场机会,长期看核心技术突破
2024-05-14 00:52    3198 来源:东方财富

54 家工业机器人上市公司多维度深度剖析。 1) 发展历程: 2012-2018 年政策补贴下工业机器人产业经历产业风起、快速发展、回落调整三个阶段。2) 市场热度: 根据券商报告数量筛选出 21 家高热度公司,市场关注业绩、也关注技术。 3) 财务分析: 机器人收入偏低,整体毛利率 35%,集成增速高、零部件盈利强、本体估值高。 4)产业链分析: 零部件稀缺未规模放量,本体、系统集成竞争激烈, 综合筛选出 19 家核心上市公司。

从企业、 资本两视角剖析产业发展。 1) 企业: 顶层设计传导,地方产业园低端重复建设严重,企业质量增长滞后于数量增长。尽管国产企业努力追赶,份额有所提高但和外资巨头差距仍然较大,销售应用以低端为主。 2)资本: 2015 年以来工业机器人创企爆发增长,股权市场融资持续火热,但融资集中在 a 轮以前, 大浪淘沙后持续融资的企业极少。 对比来看, 一级市场对技术关注度不断提高,上市公司持续以本体/集成切入为主。 目前资本过热后已逐渐理性,更加关注技术积累,产业正进入理性发展阶段。

从巨头经验看国产企业突围之道

1) 巨头经验:核心运控技术决定潜力,业务协同延伸决定体量。运动控制技术是工业机器人基础/核心技术, 四大家族中 fanuc 最具有运动控制基因, abb 和安川电机处于中等, kuka 最弱。 abb 和安川电机的运动控制技术都比较单一,只有 fanuc 通过数控系统,将其连接在一起,产生了 1+1 远大于 2 的协同作用,因此 fanuc 是最为成功的工业机器人公司。

2) 国产突围:短期抓住产品和市场差异化机会,长期突破核心技术。 我们认为在外资垄断局面下,国产机器人企业的机会在于产品和市场的差异化。竞争策略上不应对标外资巨头,活下去才能看到春天。 核心零部件应抓住巨头产能不足机遇,加快应用迭代进度。 本体应抓住差异化机会, agv 以及高性价比低端本体是方向。 系统集成应深耕细分,抓住定制化高的长尾市场。

投资建议: 市场、技术两条主线

来源:东方财富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