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农业部今后将以主产区、优势产区、农牧渔业大县为重点,以菜篮子产品和社会关注度高的产品为重点,进一步强化全程监管。今年,农业部门也将加大对&ldquo菜篮子&rdquo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充分利用农业机械化补贴、市场流通补贴、生产经营贷款贴息等强农惠农政策,对中山市规模较大、实力雄厚、竞争力和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进行重点倾斜。
近年来中山蔬菜产业取得长足发展,但仍存在实际难题,那就是千家万户&ldquo小而分散&rdquo的经营模式。这一长期存在的现状,增加了质量安全监管难度,同时制约产业发展壮大。7月10日,市农业局和市蔬菜产业协会组织业界代表在民众镇召开了座谈会,共商推动蔬菜产业转型升级大计。市农业局鼓励各镇区和业界积极建立蔬菜专业合作社,以抱团形式实现产业集约化、规模化生产,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ldquo小而分散&rdquo的种植在全市普遍存在。如我市最大的蔬菜种植基地民众镇,蔬菜面积共933多公顷,而2公顷以上的仅约为0.87公顷。蔬菜面积与民众镇相当的坦洲镇,2公顷以上的大户仅有1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蔬菜面积超5333.3公顷,2公顷以上的蔬菜大户不足50家。大部分还是&ldquo一亩三分地&rdquo分散式千家万户种植,真正具有带动性和辐射力强的蔬菜龙头企业少之又少。这种&ldquo小而分散&rdquo模式,对蔬菜产业发展构成重大制约:造成职能部门监管困难,增加质量安全隐患;难于抗击市场风险,生产和销售看天吃饭,容易出现丰产不丰收现象;难于实施、推广标准化生产,无法形成品牌效应等。
&ldquo由于各种原因,&lsquo小而分散&rsquo现状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有太大变化,我们必然正视困难。&rdquo市农业局局长李小建说,针对我市实际,一方面要鼓励工业资本进入农业,大力发展集约化、规模化蔬菜基地,推动蔬菜产业化,另一方面要鼓励建立蔬菜专业合作社,利用这个特殊的经营实体,使各成员形成合力,抱团发展,共同推进生产和销售。他认为,建立专业合作社,是解决目前中山市蔬菜产业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好处多多,如可以合作社名义实现相关投入品的团购,更加节省成本;容易推广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加强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和引进;使各蔬菜生产个体抱团销售,更好地防御市场风险,增加效益。他鼓励民众镇建立若干蔬菜专业合作社,为全市探索更多经验。
据了解,为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山市今年将围绕本地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鼓励农业企业、农村基层组织、农技推广人员、种养大户、农村能人和创业大学生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年底合作社达到100家(包括部分蔬菜专业合作社);同时,开展示范社创建工作,争取每年培育3-5家省市级示范社。
借农民专业合作社集结职业农民、高科技农机,提高农机的使用率,进一步地促进蔬菜产业的发展,保住人民的&ldquo菜篮子&rdquo。
(来源:广东农业信息网 )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