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新能源汽车技术热点解读 关注最新行业问题
2024-05-13 23:00    6244 来源:国际能源网

11月25日,在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圆桌会议上,来自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知名学府的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专家围绕新能源汽车节能续航、轻量化制造、提高安全性等方面议题深入交流,提出专业意见。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院长、广东省汽车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兰凤崇从轻量化和汽车安全性上进行了分析。在他看来,因为电动汽车的电池大幅增加了汽车重量,传统汽车生产所用到的材料和工艺难以满足要求,电动汽车应用材料、工艺和结构设计都需要作出不同程度的改变,才能在满足汽车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实现电动汽车轻量化。他表示,目前很多电动汽车采用了采用铝化材料,今后电动汽车采用多材料结构将是大趋势。“肇庆将新能源汽车作为主导产业,除了关心电池、电机、电控这些核心部分外,还应当提升整车整合能力。”

兰凤崇还表示,今年以来,发生了多起电动汽车自燃的事件,目前电动应提高对车载电池的安全性能的关注,车企应当模拟不同路况,对车载环境下的电池安全性进行检测,依托检测数据,优化汽车安全设计。

而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能源与环境学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宝华则认为,锂电池技术决胜未来。“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要素。”他表示,我国从“十五”到“十三五”,动力电池经历了起步、发展、调整、升级等阶段,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段距离,“动力电池发展需要大量的投入研发,起码要扎根发展10年才有收获。”

对于未来,李宝华说,在国家大力支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市场对高端锂离子动力电池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高性能和高附加值的关键负极和导电剂等材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产业链配套完善,行业人才聚集,已经形成了一条从上游四大材料到设备、电池、整车制造、充电桩的锂电产业链。此外,便利的交通、地方政府政策大力扶持、市场空间广阔等因素也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动力电池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来源:国际能源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