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明晃晃的骄阳炙烤着大地,在沾化县泊头镇孙桥村村北的麦收现场,两台联合收割机和两台玉米精播机来回穿梭作业。
正在往家运小麦的69岁的孙荣文说:“这两年麦收太省事了,现在割麦啥都不用拿,开着拖拉机或三轮车到地头,等收割机来了,一会儿工夫麦子就割完了,将小麦粒装袋直接拉回家晾晒就行了,收割费也不高,每亩70块钱。”
“过去麦收是‘虎口夺粮’的大事,外出务工的都得回来,帮助麦收,忙忙碌碌半个月才结束。如今麦收实现了‘机械化一条龙’,一户麦收仅几个小时就结束了。”农机主周志海接茬说。
周志海介绍说:“我的大型联合收割机是今年新买的,售价8.3万元,国家农机补贴2.1万元,自己只花了6万多。它不但能直接脱粒,还能秸秆还田,群众省时省力都愿意用。我雇了一个农机手,歇人不歇马,我俩轮流开。”
前两天下了一场及时雨,麦田的墒情很好,收麦的群众将玉米种子也带到地里,抢墒播种。正在给农户种玉米的农机主万合元说:“我的拖拉机和玉米播机都是新买的,每亩收费30元,群众都很欢迎,这两天天不亮就上工,忙到天黑才收工。”
39岁的董荣华在县城开超市,今天妻子看店,他专门赶回来收麦子。他说:“家里种了11亩麦子,平时父母管理,我之所以回来,一是怕父母忙不过来,二是买好了玉米种一块种上,不到两个小时就收完了麦子,中午不歇晌,下午三点前准能种完。”
以前一到麦季麦田里人流如织,壮劳力很多,如今人少了,运输工具也少了,现场收麦播种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妇女。现在最忙的是农机手,他们开着收割机从全国小麦种植区由南到北移动,自己家里的小麦熟了,他们才赶回来。
据了解,沾化县共有小麦10.6万亩,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越来越多,人少地多的状况促使农业机械的数量越来越多,目前全县投入麦收、夏种的小麦联合收割机有420多台,玉米播种机等机械630多台,实现了粮食种植全程机械化。
来源: 滨州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