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堵住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管理漏洞
2024-05-13 22:55    4817 来源:中国台州网

随着新能源汽车日益增多,北京已安装9万余个公共充电桩,方便车主充电。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却利用软件漏洞,打起了偷电“致富”的歪主意。

今年1月,北京市大兴区检察院以盗窃罪、传授犯罪方法罪,对利用公共充电桩软件漏洞窃电的犯罪嫌疑人董某提起公诉。董某一审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1000元。该案是北京新能源充电桩被盗电进入司法程序第一案。

不仅自己偷电,还带出了徒弟

董某是北京一名网约车司机,其电动汽车处于频繁使用状态,尽管充电费用比油耗要低,但也是一笔开支。2017年6月,董某从一名陌生男子处学到“窃电”方法,利用“e充电”app扫描充电桩上的二维码,支付0.5元或1元费用后,再将充电枪连接电动车。接着按一下充电枪上的开关,如果充电桩上的充电指示灯亮着,表明窃电成功,电桩会给电动车充电且不计费。

2017年9月,充电桩系统升级、原有漏洞被修复,“捏枪法”行不通了。董某又从另一陌生男子处学会了“卡秒法”,继续实施偷电。

自2017年6月至11月,董某在北京市大兴区、通州区等地,多次在国家电网电动汽车充电桩为其电动汽车窃电。办案人员通过核查董某充电app的两个账号记录,发现其账户中有1800余次非正常充电情况。经中国国家电网(北京)新能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筛查统计和估算,认定董某窃电382次,价值人民币8406元。

董某不仅自己偷电,还把偷电方法传授给跑网约车的表弟谷某。以致谷某在2017年6月至11月间,窃电392次,价值人民币8626元。

在董某被抓当天,其表弟谷某也被抓获归案。日前,董某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1000元。谷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

检察机关严查问题根源帮忙“堵”漏洞

“e充电”app设计存在漏洞,软件只能记录正常的充电交易,但对于中断充电软件与充电桩间数据交互的非正常交易,“e充电”app无法上传充电电量、价格等信息,导致犯罪嫌疑人多次窃取国家电力资源。

“硬件管理维护存在漏洞,涉案充电桩电表通讯线被人为拆卸,充电现场的监控设备也长期处于损坏状态,并未得到及时维护,导致嫌疑人窃电的行为未得到有效监控记录。”为堵住“窃电暗门”,维护公共利益,承办此案的大兴区检察院检察长杨永华在执法办案的同时,严查问题根源,并根据涉案公司对充电桩软硬件监督管理等方面存在的漏洞,形成检察建议书。

2018年1月,大兴区检察院就公共充电桩窃电问题,专门与中国国家电网(北京)新能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开展座谈,及时告知该公司软硬件漏洞,并当面送达检察建议书,提出有针对性、可行性的整改建议。

来源:中国台州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