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作为个企老板还是作为商会会长,邹德康很享受现在这种生活状态,周末带上家人一起亲近大自然,享受天伦之乐,于他而言则是莫大的财富。
中国经济网成都讯(记者 谭瑾若)五金机电业在普通人眼中也许就是一个很杂乱的行业,可是年近50的邹德康却能把它做得有声有色,并且为常人所乐道。事实上,邹德康的一生就是一部活脱脱的励志舞台剧。那么,邹德康他到底是谁呢?
“五动”传奇人生
1966年,邹德康出生于一个清贫的农户家。因家中清贫的缘故,原本成绩优秀的他被迫于初中毕业以后放弃学业外出打工。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四川大学伙食团当零工,平时要做的工作就是洗菜、磨刀、切菜等。不甘于当零工的他,在伙食团干了一段时间后,在朋友的帮助下,开始做起修公路的活,由于表现良好,半年后荣升监工一职,兢兢业业的他开始慢慢的有了一定的积蓄。一个人的成功往往会经理诸多常人所不能经历的。原本修公路修的好好的他,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在空军医院上班的李姓朋友,朋友见他对工作态度极其认真较劲便举荐他去空军医院做花工。由于有在四川大学伙食团时磨刀的经历,所以园艺工作做得比常人出色,很快他便荣升为花工班班长,事业上开始春风得意起来。
眼看着生活就要迈上幸福台阶的他,却遭遇了人生的一场大变故---身患乙肝。在当时医疗环境还不是很好的情况下,乙肝总会让人闻名丧胆,为了治病,他花光了原本积累的几万元钱,生活一下子又变得窘迫起来。由于生病的原因,他被迫辞去了工作待在家里养病。
“一开始我也很难接受这突如其来的一场变故,但是慢慢的我开始觉得人生还长,总不能被病痛所击垮吧,不是说上帝关上一扇门的时候还会打开另一扇窗吗?那我就先安心养病以待重振旗鼓吧!”开朗的他在形容当时的生活状态时竟能如此洒脱。
抱有良好生活心态的人总是能得到上苍的眷顾,对生活抱着乐观向上心态的他,大病痊愈过后曾涉猎过诸多行业,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也经历了诸多磨难。大凡有成就者,无一对于人生道路上的荆棘总是能一塌而过。
在经历了诸多磨难之后,邹德康告诉记者“人的一生很漫长,努力拼搏的人总归是想有成就的人,但是人不能盲目随从,不能瞎拼死拼,得有智慧的往自己的既定目标靠近”。有了这样的想法过后,邹德康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并于89年进入夜校进修“经营管理学”。机会总是给予善于总结且有智慧的人儿。学成归来的他,在总结了自己诸多成功与失败的案例之后,开始确定自己的人生主航标。1991年,他发起成立了成都市台侨工具实业有限公司,就此正式踏足五金机电行业。并且开始在成都的五金机电市场扬起自己的旗帜。
“金彩”耀眼人生
从91年到98公司改制,成都市台侨工具实业有限公司由最初的一个小小的技术陈建逐日发展到13个门店,6个分公司,一个加工厂的大型五金实业公司。并且在97年的时候,在云南昆明成立了一个分公司。在计划经济朝市场经济转型的当时,能把五金机电业发展到如此大规模实属行业罕见。 截至98年底,公司销量已达上千万,创造了成都五金机电市场的一个销售传奇。
于邹德康这样一位人生曾充满了戏剧色彩的人来说,个人的成功并不能满足他对成功的定位。立足行业,他意识到散漫的五金机电市场应聚众发展。1999年,邹德康开始为成立四川省工商联五金机电商会而奔走,经过一年的艰苦奔波,在政府以及四川省工商联的大力支持与扶持下,四川省工商联五金机电商会于2000年成立,邹德康因其为商会所作出的贡献,被推举为商会会长。商会成立以后,立足行业发展,在邹德康的带领下,市场秩序得到规范发展。自商会成立以来,五金机电业在成都的发展已踏上了一个良性的发展道路,“目前,四川的五金机电行业发展还算是顺风顺水的,现在与市场发展唯一相背离的就是关于五金机电市场搬家的问题,事实上搬迁问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商会作为为会员单位和企业解决问题的执行者,在这个过程中也是付出了颇多,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与企业能相互体谅,寻求一个合适的解决途径。”邹德康在面对近期闹得轰轰烈烈的成都市五金机电市场搬迁问题时这样说道。商会成立过后,也是给行业发展带去了诸多福音,连续举办多届的“中国西部五金机电博览会”已成为五金机电行业的一个标杆盛会。
不管是作为个企老板还是作为商会会长,邹德康很享受现在这种生活状态,周末带上家人一起亲近大自然,享受天伦之乐,于他而言则是莫大的财富。
来源:中国经济网-四川频道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