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青正村:百户加工小五金
2024-05-13 22:37    1272 

本报记者吴永生 黄燕燕 通讯员张文婷

5月26日,记者驱车驶进正余镇青正村时,就恍如走进了一个没有围墙的大工厂:除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正在忙着生产外,很多农家院里也传出机器的轰鸣声。在青正村,这种家庭式的工厂、作坊在全村占有很大的比例。青正村党支部书记赵志平说:“我们村没有一个闲人,除了在家搞生产的人,就是在外面跑销售的,资产在百万元左右的人家太多了!”

多年前,正余镇把青正村工业企业规划到了镇工业集中区,村领导走访在外办厂的能人,鼓励他们回村创业,近十家机械企业落户,青正村就此形成了以特种电机为基础的镇工业集中区北区。青正村利用镇企业较多的优势,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鼓励村民自办加工厂,为镇上企业配套加工小五金。 青正村上百户村民利用家前屋后兴办加工企业。从此,位于老汤正公路北延段的正余镇青正村成为久负盛名的小五金生产基地。

记者走进3组村民陈勇强的生产车间,眼前一派繁忙景象,20多名工人忙而有序地做着流水线上的工序,墙上挂满了各种小五金样品钳子、螺丝刀、钢锯、切割片……陈勇强指着一堆小零件说:“这些小玩艺是为机电配套的。”陈勇强以前与妻子开影楼,收入还不错,2009年,他看到附近不少村民加工小五金发家致富了,就果断地关闭了影楼在自家楼房里办起了加工厂,没想到生意接踵而来,第二年就扩建厂房,扩大生产规模。现在年收入超20万元。

小五金加工除了培育了一批小老板,还增加了其他村民的收入。今年63岁的老党员张有忠通过村里介绍到小五金工厂做搬运工,月收入4200元。像张有忠这样为小五金工厂打工的村民青正村就有五六百人。还有一部分村民利用农闲时打打临工。据赵志平介绍,去年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6万元。

去年青正村村营收入超30万元,赵志平说,其中很大一部分得益于小五金加工企业。11组村民张志林租用老村部作厂房每年租金2万元,一部分企业租用村集体变压器等上交管理费5万元,企业利税返还有5万元。

来源:海门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