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政府积极鼓励合资车企扩产推进
2024-05-13 21:25    7685 

车企集中发布合资自主品牌或推出相应产品,形成了这股合资自主“大跃进”热潮,这也让备受争议的合资自主再度成为关注热点。

契机:政策鼓励成“催化剂”

自诞生以来,国内关于合资自主的争议一直存在。毕竟,合资企业都是以对等股比成立,合资企业开发新品牌,非中非外,其身份如何认定确实是个难题。不过“存在即合理”,合资自主的诞生和兴起,有其内在规律。

起初,合资自主的诞生完全是自发的。广汽本田早在2007年首提合资自主发展战略,完全是基于自身发展需要。作为国内最早的合资企业之一,广汽本田自1997年成立,但10年间一直只有4款产品可以生产,这显然难以适应国内车市竞争。

而产品线又很短的本田汽车亦没有太多产品可以提供给广汽本田。毕竟,本田在华还有一个东风本田。在此背景下,广汽本田为了能推出更多新车,选择了通过合资企业自身开发新车。为了将这些产品与本田品牌的区分,就选择了以一个新品牌面貌推出。

通过合资企业发展自主品牌,中方可在研发过程中学到真正的技术,这一路线一经推出即受到国家主管部门的重视和认可。我国汽车业对外开放30年的目标就是“市场换技术”,不过一直成效不佳;通过合资自主则是改变被动局面的最好机会。

此后,主管部门在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时,也将合资自主纳入其中,这也成为合资自主扩散的“催化剂”。2009年初公布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引导汽车生产企业将发展自主品牌作为企业战略重点”。2009年底,工信部新版《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中,为实现“2015年自主乘用车占50%份额”的目标,明确要求合资企业扩建工厂时,将发展合资自主品牌作为前提条件。

提速:扶持自主新风加速进程

与诞生之初一样,今年合资自主再度升温,背后同样有政策和主管部门的影子。具体来说,今年两会政府完成换届之后,不少人敏锐嗅到了新政府力挺民族工业和自主品牌的倾向。

2012年12月,习近平在《关于领导干部“配车问题”发表的内部讲话》时就公开表示:“我们逐渐要坐自主品牌的车,现在也有了这个设计和生产,老坐外国车观感也不好。很多外国领导人都坐自己国家生产的车,除非没有生产。”

今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携夫人出访,穿着服饰均由国内企业定制。这同样被视作国家领导人有意力挺自主的信号。同样是在3月,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全程陪同习近平出访金砖四国,这背后的倾向同样不言而喻。

同样引人关注的是,早早便将“合资自主”车型上报工信部新车目录,却迟迟没有推出市场计划的南、北大众被央视“3?15晚会”曝光d sg事件,亦被全国40多家乘用车商看在眼里。

“新一届政府对于自主工业力挺之势已是再明显不过的事实,虽然目前并没有任何倾向性政策发布,然而从中央主管部门领导到各省级领导对此倾向性都早有明确的认知,”一家日系企业内部人士分析,此时加速推进合资自主发展顺理成章。

助推:企业推进“水到渠成”

尽管政府一直鼓励,不过近年来国内合资企业推进自主品牌步调并不一致。某种程度上可以说,2009~2011年间的一波扩产高潮,也是造成今年合资自主集中推出的重要原因。

2009年,我国出台《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减免税费的形式鼓励汽车消费,推动车市向前。面对狂飙的增速,车企开始不断扩产。不过按政策规定,乘用车厂家新建工厂须满足包括发展合资自主在内的三个要求,为了更多市场份额,几乎所有合资车企都提交了相应规划。

2012年后,国内车市步入“微增长”,车企不再需要忙于扩产。于是,按此前承诺推出合资自主品牌成为趋势。

另一方面,近年来车企普遍认识到了国内车市消费的多样性和不均衡性,一二线城市消费特点与三四线城市完全不同,这也为合资自主提供了发展土壤。在一二线城市,消费者更注重时尚性和科技,但三四线市场消费者更关注价格;对于车企来说,依靠单个品牌发展不同市场产品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值得一提的是,受国内反日情绪影响,日系合资车企成为了合资自主热潮中最坚定的实践者。今年一季度在国内车市整体销量上升的情况下,日系合资车企销量普遍下滑。一些人担忧,日系车销量下跌可能成为惯性。对于日系车企来说,为避免公司整体业务下滑,大力发展合资自主品牌成为一种现实选择。

(来源:互联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