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交利物浦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系的大三学生许斌(下图左)在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未来交通系统”学生征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作为该大赛唯一的一等奖获得者,许斌受邀前往美国夏威夷参加了2018年ieee智能交通系统年会(itsc 2018)。 许斌的指导老师卢少锋博士(上图右)介绍说,“未来交通系统”学生征文大赛由ieee智能交通协会主办,面向全世界所有在校学生,旨在激发学生群体自由表达出对未来交通系统的想象。 “参赛者不仅需要能够看到未来的创想力,也需要充分了解最前沿的智能交通系统以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卢老师说。 许斌提出的构想是一个由人工智能控制的无人驾驶交通系统,可以对包括汽车、火车、飞机在内的公共交通工具进行统一管理。 许斌介绍说,这个系统叫“模块集成化交通系统”,所有交通工具会被分成一个个单独的车厢或者小型飞行器。对于人工智能管理系统来说,这些单独的交通工具都以“模块”为单位,所有的模块都会由人工智能统一控制。 比如用户想从家出发去公司,智能终端软件会提供不同的出行方案。速度更快的方案相对来说会消耗更多能源,因此价位也会更高。 假如用户选择汽车转火车,会有一辆模块汽车来家门口接他。上车后,他的模块汽车会和道路上去往同一个方向的模块自动连接,并提高行驶速度。当需要换乘火车的时候,他的模块汽车会逐渐加速并连接上模块火车车厢,用户会进入模块火车车厢直达公司。他乘坐过的模块汽车会自动脱离,等待人工智能系统的下一个指令。 “因为现在的交通工具需要人为控制,在选择行驶路线或者速度的时候不是永远都能做出最优选择,这就会出现道路拥堵、出行效率低、不安全等问题。”许斌说。 “但是如果能通过人工智能进行统一管理,交通模块会选择最优路线和速度,这样会提升出行效率。同时用户还可以直接从起点到达终点,不需要自行转换交通工具。” 卢老师认为,这个构想的亮点在于人工智能的集成化管理 。“现在很多时候道路上的公共交通工具都没有被充分使用。如果有了人工智能系统的统一管理,会减少道路上不必要的车辆,借此改善交通负荷、节约能源。” 因为掌握的交通领域的专业知识有限,许斌说自己一开始并没有自信能够获奖,也没有动力认真完成征文,“那时候卢老师对我有点失望。”“我跟许斌说,只要你去参赛,你就代表着电气系、代表整个西浦,所以必须要拿出百分之一百的精力来完成征文。”卢老师说。 “对自己有信心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我希望我的学生们能够相信自己、相信西浦的老师、相信西浦。”
来源:mba中国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