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贵州毕节持续推进重金属污染治理 绿色回归显成效
2024-05-13 21:12    9427 来源:毕节市政府办公室

毕节市委、市政府始终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地位,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大力实施“净土”工程,持续开展历史遗留铅锌冶炼废渣场地治理,通过制定工作方案、实施项目工程、强化项目管理等举措,七星关区、赫章县、威宁自治县三县区历史遗留铅锌冶炼废渣场地已恢复植被62万㎡,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水土流失明显降低,堆场的土地利用率和生态完整性得到大幅提高。

一、科学制定推进计划。针对铅锌冶炼历史悠久、废渣场地分散面广,治理难度大等问题,通过科学研判,切实论证,分阶段、分步骤持续推进治理任务。“十一五”期间相继组织开展了对全市土法炼锌污染调查,对部分炼锌废渣地进行覆土复绿治理研究等工作,通过开展合作形成了《重点炼锌废弃地区域治理研究和规划》;在前期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十二五”期间制定出台了《毕节地区重金属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并以《毕节市重金属污染防治年度实施计划》组织开展治理;“十三五”期间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市历史遗留炼锌废渣得到彻底整治的治理目标,目前七星关区、赫章县、威宁自治县《重金属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已获批复,各项治理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二、持续实施项目工程。市委、市政府将确保辖区内生态环境安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大力开展重金属污染防治项目储备工作,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2011年以来,全市共争取上级资金23610万元,持续推进了对七星关区、赫章县、威宁自治县33个历史遗留铅锌冶炼重金属废渣堆放区域的治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市县两级切实加强项目前期监管,建设过程监管和资金监管,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同时通过配套建设废渣堆场渗滤液收集池、标志标牌和宣传牌,防止渗滤液流入周边土壤和水体环境,防止农民在废渣治理场地进行农业生产等行为,并开展定期不定期巡查等,强化了项目风险管控。

来源:毕节市政府办公室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