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王晓辉课题组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朱孔军合作,采用微波水热合成法在纯水的合成环境中高效制备出纳米磷酸铁锂(lifepo4),其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相关结果近日发表在《绿色化学》上。
科研人员在深入理解lifepo4形核生长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减小形核窗口时间来增大形核速率,制备出迄今为止产率最高(1.3 mol/l)的lifepo4。在3c倍率下充/放电循环1000次后,仍能保持初始容量的88%,可满足大规模储能需求。同时,科研人员利用沉淀剂将滤液中最有价值的lioh回收再利用,锂源的有效利用率超过了90%,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锂离子电池作为电池技术发展的首 选,正极材料是决定电池性能的关键部件之一。lifepo4作为正极性材料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2017年lifepo4电池实现装机16.33吉瓦/时,占比48.68%,位居各类锂电池首位。此前报道的制备纳米lifepo4多采用溶剂热法,产物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但该法的产率低、成本过高,无法实现规模化生产。与溶剂热法相比,水热法制备lifepo4成本较低,但是产物电化学性能差。而且,两种制备方法锂源的有效利用均不超过三分之一。
来源:中国有色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