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从追风者到主导者 中国工程机械发展脉络
2024-05-13 19:32    4512 

工程机械行业历经十年,历经沧桑变革,也曾有过几回浪遏飞舟的激烈交锋!十年光辉岁月,伴随着国内基建的迅猛发展,以及国家激励政策的推进,工程机械行业走过了辉煌的十年,尽管在此期间也曾经历过危机时刻,然而中国企业依然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

回首十年征程,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无论是在技术创新能力、产品开发能力、制造能力,还是产业链掌控能力都实现了跨越式的提升,企业不仅实现了规模上的持续扩张、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而且全球产业地位也迅速跃升。行业规模从480亿元到4000亿元,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用了十年时间。

2001,好彩头

2001年,伴随着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开始,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也掀开了新的一页。这一年,太多具有历史性意义的&ldquo第一步&rdquo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未来十年的发展开了好彩头。

2001年,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与中国建设机械协会合并,预示着行业计划经济管理的结束,市场经济开始发挥主导作用;工程机械行业&ldquo十五&rdquo规划发布,这也是行业在新世纪发布的第一个&ldquo五年计划&rdquo,为行业的发展制定了思路和目标;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增长势头强劲,创造了当时的历史最好水平,首次打破了处于五年规划首末时期的年度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销售淡季的&ldquo魔咒”首届&ldquo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rdquo举行,工程机械行业有8项产品和技术分别荣获二、三等奖;中联重科整体并购英国保路捷,成为首例工程机械行业国际并购事件,这也为行业的国际并购拉开了序幕。2001年,一个良好的开端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此后十年的快速发展拉开了序幕。

2002年,行业迎来这十年内第一次市场&ldquo井喷&rdquo

对于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表现,2002年绝对算不上是高潮的一年,但正是这一年,为行业开创了未来十年的第一次&ldquo井喷&rdquo。在当时人们的潜意识中,市场的增速仿佛已经无以复加。据不完全统计,行业全年销售收入突破700亿元,工业总产值(现价)突破620亿元,利润41亿元。

2002年,国内市场的向好也再次掀起了外资进入中国的高潮,各外资品牌纷纷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随着英格索兰、戴纳派克、宝马格和卡特彼勒等为代表的外资压路机企业的悉数到场,2002年的中国压实机械市场竞争格局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mdash&mdash国外优势品牌、占据主导市场的国内优势品牌以及其他各品牌&ldquo群雄争霸&rdquo。

2003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突破千亿元大关

&ldquo非典&rdquo、&ldquosars&rdquo并没有阻挡住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和市场高速增长的步伐,2003年,中国工程机械市场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达到1036亿元,同比增幅35%。同年,我国工程机械进、出口额分别达到同比75%和40%左右的高增长率。我国加入wto后对工程机械行业的市场影响开始初显。

与此同时,企业借势发展。徐工集团营业收入和工业销售收入分别达到150亿元和122亿元,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首家销售额超百亿元的大集团。同年7月3日,三一重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第一家上市的民营企业。2003年,随着日本酒井、德国悍马以及捷克sta中国市场战略的悄然启动,包括徐工和洛建在内的当时全球排名前9位的压实机械制造商齐聚中国市场。这一年,几起重组并购案也相继上演:成工、神钢组建&ldquo成都神钢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中联重科收购浦沅;宇通客车收购郑州工程机械;卡特彼勒整体并购山工;北汽福田正式参股宣工&hellip&hellip业内资本的强强联手、业外资本的介入以及海外强势资本的进入,标志着中国工程机械市场的资本运作开始朝着更加市场化的阶段迈进。

2003年,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下属28个分支机构全部完成组织机构的调整和建设,一个完善的行业组织机构开始承担起保障行业利益、促进行业良性发展的重担。

2004年,市场平缓却促进行业理性思考

2004年,国家采取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控制部分行业盲目投资等适度从紧的宏观调控措施。受此影响,中国工程机械市场的快速增长从第二季度开始滑坡,2004年度市场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局面。

但是,面对&ldquo井喷&rdquo过后的冷静,行业在加强理性思考的同时,仍然保持了10%的增长幅度,并在技术创新、强化品牌以及海外开拓等方面占得了先机。2004年,国产工程起重机在全地面起重机、大吨位汽车起重机和履带式起重机等产品研发上全面开花,均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国产品牌对于路面机械施工工艺的变革也悄然开始。而7家装载机企业产品首次荣膺&ldquo中国名牌产品&rdquo称号,也进一步推进了本土工程机械企业的品牌战略。

在国内市场步伐逐步放缓的前提下,工程机械企业寻求新的增长点,加大海外步伐成为当务之急。2004年3月,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首次以&ldquo中国国家展团&rdquo的名义组织国内制造企业集体参展德国慕尼黑bauma展,一股中国风由此响彻海外。同时,我国工程机械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也较往年明显减少,出口增幅超过进口增幅,这表明国内企业的国际战略初步告捷。

2005年,中国企业进出口出现单月贸易顺差,进出口贸易结构改善在即

2005年5月18日,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协会第三届理事会在会议期间选举产生,领导机构的新老交替无疑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腾飞,同时,也构筑起工程机械海外战略的新起点。

2005年,中国工程机械产品进出口贸易差距快速缩小,甚至出现单月贸易顺差,伴随着安哥拉成为出口&ldquo明星地&rdquo,工程机械进出口贸易出现拐点。而同时,&ldquo中国制造&rdquo的企业形象也成功打入海外市场。

2006年,奠定行业发展基础的法律法规接连出台

2006年是国民经济&ldquo十一五&rdquo规划的开局之年,工程机械行业&ldquo十一五&rdquo规划也正式出台,业内企业将在这个缓慢攀升和调整的阶段,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开发新产品,提高售后服务质量。同年6月,《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发布,把加快自主创新,完成产业升级,为国民经济提供更加先进的装备提升到一个战略高度,这也为中国工程机械制造业指明了方向。而后,呼吁诚信经营、公平竞争、自主创新的《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自律公约》出台,为促进行业和谐、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随着三大有力政策的相继出台,2006年成为工程机械的转折元年。在国家宏观调控以及各方政策向好的情况下,国内市场打破了低速增长的局限,产销重返高速路,市场火暴出乎意料。其中,随着国家对铁路建设的大力投资,旋挖钻机、挖掘机、装载机、混凝土机械、起重机和联合掘进机等设备需求旺盛,各大企业也有针对性的开发出了相关配套产品,以推动市场占有率的提升。

2006年,中国自主品牌的液压挖掘机市场份额大幅提升,各大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已提升至20%以上,这意味着本土品牌已经打破了外资品牌的垄断。而在起重机方面,履带式起重机的吨位不断攀升,这警示企业在乐观于市场的同时,也要避免盲目追求大型化所带来的弊端。

2007,强劲市场再创高峰

受国内、国际市场需求的双重拉动,2007年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增速超过历史最好时期,再创新高。2007年全行业销售收入达2223亿元,比2006年增长37%,利润总额达175亿元,提高了48%。而作为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研发制造和出口企业,当年徐工集团实现营业收入突破300亿元,工业销售收入突破230亿元。

辉煌的背后同样存在着急需改善的弱点。本土核心零部件的滞后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发展,泵、马达、阀和减速器等核心配套件过度依赖进口,进口核心零部件供货期不能保证,并且价格居高不下;加上售前售后服务不到位,制约了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这些状况的愈演愈烈,引起了业界的极大关注,一场长时间全国范围的大讨论已然开始。

2008年,工程机械企业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汶川地震等天灾人祸

2008年年初的雪灾和&ldquo5.12&rdquo汶川大地震是大自然对中国的考验。灾难发生后,工程机械行业在第一时间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据不完全统计,在&ldquo5.12&rdquo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中,工程机械企业捐赠物资及现金超过2.8亿元,投入救灾用工程机械设备价值超过3亿元。对于一贯被认为只在工程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工程机械,在抢险救灾中的表现也让社会有了全新的认知和认同。

与此同时,2008年中国工程机械市场上半年的高速增长态势,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半年市场全线下滑,但全年增长仍超过20%。为抵御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2008年11月,国务院出台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10项措施。总投资规模达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对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带来巨大推动作用。

2009年,借助&ldquo4万亿&rdquo投资的东风,行业快速走出金融危机阴影,逐渐回归高速发展趋势

2009年中国工程机械出口急剧下滑,但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国际化的脚步并没有放缓,反而加快了海外市场布局的步伐。2月4日,由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精神,由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组织制定的《工程机械制造业三年振兴规划》随之出台。三年振兴规划指出,工程机械行业振兴的重点在于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加强基础技术研究,发展配套用的关键功能部件,进一步延伸产品链和服务链;企业要提高对当前市场和后市场的开发能力,延伸服务链,积极开展再制造工程项目,达到节能降耗的目标。

受中央4万亿投资的拉动,2009年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再创历史新高,销售收入突破3100亿元,同比增长12%。高速铁路建设拉动工程机械市场增长成为2009年市场一大亮点。同时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纷纷加大对高端液压件配套领域的投入,以改变产业发展深受上游产业链发展落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