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金融論壇破題人工智能與金融發展
2024-05-13 18:33    9309 来源:人民网

專家學者探討人工智能與金融發展。圖為宜信公司首席技術官向江旭。 供圖

中新網上海12月16日電 (王子濤 汪青)隨著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的日趨成熟,整個金融行業逐漸從原來的經驗決策向數據決策的階段過渡。人工智能賦能金融發展有何機遇和挑戰?12月15日至16日在上海召開的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金融論壇上,各路專家學者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金融行業是一個數據驅動的行業,金融行業的信息化、數字化程度,與其他行業相比是領先的。宜信公司首席技術官向江旭認為,金融行業不像其他的行業,比如機器人、智能制造等,需要使智能真正發揮作用。金融行業隻需要有非常強大的“金融大腦”,它能知道所投行業的狀況,用數據分析來幫助人們決策。

人工智能對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服務社會發展、服務金融消費者需求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特別體現在支付結算、電子貨幣、網絡借貸、智能投顧、智能合同等方面。

在金融雲總經理胡利明看來,當前國內的智慧金融發展可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電子化建設階段、雲和大數據應用興起階段、智能化階段和“金融超腦”階段。國內目前正處於人工智能貫穿金融業務各個環節的過程中,未來金融機構或將擁有具自我演進能力的“金融超腦”。

金融科技創新另一項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可以解決金融產品的同質化問題。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參事室金融中心研究員、原中國保監會黨委副書記周延禮認為,現在金融企業都是“一個產品打天下”,做不到“一企一策”。廣泛應用金融科技人工智能后,能讓金融產品更普惠、更精准。

人工智能沒有情感,在人文工作方面不具優勢,而在與會專家看來,“缺乏人類情感”在金融行業反而是個優點。“比如炒股時,人工智能既不會害怕也不會貪婪,而是完全基於市場現狀做出准確的判斷。做個人的信用評估,也完全根據數據判斷,不會加入人為因素。”向江旭說。

丹渥智能聯合創始人熊昊認為,未來金融與人工智能並不是孤立發展的,金融要加速發展,不能簡單地把人工智能看作“服務”。人工智能對海量金融信息“做減法”以及對市場強關聯信息“做加法”的能力,能加速金融與科技的融合。

来源:人民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