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照明行业:“三角债”挑动led产业脆弱神经
2024-05-13 18:10    8305 

又到一年年中盘点时。尤其是7、8两个月,不少灯企老板便&ldquo惯性&rdquo出差,美其名曰:&ldquo视察市场&rdquo,实质上就是为了&ldquo年中收账&rdquo。


投资过热、通路不畅、工程不稳、库存增大、应收账滞、应付账拖等一系列关键词足以形容今年上半年国内led企业的状况。&ldquo即使上市公司要依赖led概念募集资金也不容易,中小企业就更容易为&lsquo三角债&rsquo所困。&rdquo阳光照明市场策划总监胡璨对《高工led》记者说道。


8月6日,有报道称资产过亿的浙江宁波安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破产,而此前,已有钧多立、博伦特、愿景光电等几家业内老资历的led企业倒闭。究其原因,均为行业&ldquo三角债&rdquo诱发资金链断裂而一颓不起。


大企业的涟漪效应


据高工led产业研究所(glii)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在所有已公布半年报的led上市公司中,业绩预增的有15家,占25.42%,业绩持平、预减和亏损的分别有1家、13家和3家,各自所占比重为1.69%、22.03%和5.08%。


记者注意到,即便是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的上市公司,其应收款项也有或多或少的增加,而且比例高者甚至超过营业收入比重的90%。其中,国星光电(002449.sz)上半年营收为4.45亿元,而应收账款就达到2.25亿元,占比52.3%;奥拓电子(002587.sz)上半年营收为1.47亿元,应收账款为0.67亿元,占比45.5%。


同时,应收账款的逐季增加,无疑也增加了坏账的风险。利亚德光电(300296.sz)半年报显示,公司坏账损失从去年同期的123万元增至今年上半年的393.31万元,增幅近2倍;而坏账准备金也从去年同期793.71万元增至今年上半年的1152.41万元,增幅达到45.19%。同时,受应收账款挤压,公司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由去年同期548.52万元降至-1.24亿元。


对此,利亚德光电财报解释为,应收账款激增主要是受国家金融紧缩政策影响,客户付款延后,加之公司上半年完工验收项目较集中,验收款未能及时收取。


&ldquo目前,led终端销量主要靠工程订单,但其回款周期比较长。如果采取emc模式的工程项目,至少需要2到3年才能回笼资金。&rdquo清华同方照明事业部副总经理朱彦坦言,led的刚性降价每月都会发生,时刻考验着企业的资金链,也极易滋生行业三角债现象。


真明丽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据公司内部人员透露,内地市场销售因入帐问题而出现下跌,公司手头有规模过亿的政府工程项目订单,但因政府换届及资金周转问题而被迫延期。


&ldquo大企业在市场上往往起主导作用,如果大企业资金紧张,寄生在它周围的中小企业则没有了源头活水,相互之间开始欠账。涟漪效应之下,三角债的情况就会加剧恶化。&rdquo一位业内人士道明了其中的玄机。


而三角债也普遍存在于产业链上下游之间。上游往往都是大企业,他们比较强势,占用下游的资金,能拖则拖,所以应付账款和应收账款都大幅增加。


产区&ldquo三角债&rdquo恶性循环


在中小led企业集聚的中山古镇,&ldquo三角债&rdquo问题不同于上述资金规模较大的交易依存关系,更多表现在产业集群内部多年形成的积重难返的销售惯性。


&ldquo去年至今,估计古镇新增加上转型过来的l ed企业不下千家,其中95%为小型甚至微型(三无)企业,价格战和你赊我欠的现象非常严重。&rdquo莱亚照明总经理周家祥对眼下led产业资金链状况表示担忧。


据《高工led》记者采访了解,所谓产区&ldquo三角债&rdquo,指在产业基地里,企业之间超过托收承付期或约定付款期应当付而未付的拖欠货款的俗称,是企业之间拖欠货款所形成的连锁债务关系。


以古镇为例,其特有的支票月结和物流运输企业&ldquo托运垫付&rdquo的功能,也为&ldquo三角债&rdquo的滋生提供了合适的温床。通常表现为:商家欠成品企业的债,成品企业欠配件企业的债,配件企业又欠上游原料企业的债。又或者出现与此类似的债务关系:投入-产出-积压-拖欠-再投入-再产出-再积压-再拖欠。


&ldquo这样长此以往下去,企业与企业之间就会陷入&lsquo大生产大赔、小生产小赔、不生产也赔&rsquo的恶性循环。&rdquo中山古镇金融办负责人说道。

据了解,由于有支票月结和托运垫付的习惯,古镇目前所形成的模式基本上是:厂家出货,把货送到(客户指定或自己认定的)货运公司,物流企业根据厂家的要求注明收款方式(代付或不代付,代付方式占了大多数),然后把货发到目的地。货送到之后再根据厂家要求在一定期限内将货款收回。期间,物流企业承担着代付风险的同时,也掌控了某段时间的现金的支配权,并会向厂家开具30天到60天不等的预期支票。


&ldquo厂家会用这些预期支票,再从其供应商处采购生产资料,很多企业之间也会使用支票来进行结算。商家、厂家、物流、配件等&lsquo三角债&rsquo关系便纠缠不清。&rdquo曙光物流总经理刘爱秀说道。


记者发现,&ldquo三角债&rdquo现象在古镇非常普遍。配件企业和成品为了拉拢客户,多和客户采取月结方式,几个月结一次款的也属于正常现象。但是工厂需要生产,需要原材料,资金不到位就会进入了&ldquo负运作&rdquo状态,一旦某个环节资金不足,资金链断裂就成了必然。


&ldquo贷款难&rdquo压倒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中小企业在创业之初,对周转资金的需求并不多。然而,企业一旦想更上一层楼,就会遇到资金的瓶颈。


&ldquo一般来说,以年资金周转率8次为计,如果要达到5000万元年销售额,企业大概需要625万元的流动资金,加上固定资产,注册资金就需要1000万元左右。&rdquo一位多年从事公司财务工作的陈女士对记者表示,&ldquo中小企业融资本来就不容易,能募到这么多资金更是少之又少。&rdquo


据业内人士透露,今年家居灯饰和led企业的日子非常不好过。2012年6月以来,这两大品类已经有15%的企业处于停工和半停工状态。习惯于&ldquo三角债&rdquo等行业潜规则运作的企业,开始寄希望于银行贷款这根救命稻草。


然而,尽管从今年初开始,央行连续几次&ldquo出手&rdquo降息,但拒贷、延迟放款、削减额度、长期贷款改换为短期贷款等等成为不少金融机构应对中小企业的招数。


&ldquo2008年的时候,在银行拿钱,几乎可以以基准利率贷款。现在以一年期贷款为例,较2009年金融危机时候的利率5.67%仍是偏高。而这两年外销萎缩,内需不振,相对三年前的困难有过之而无不及。&rdquo位于古镇曹三工业区的一家年产值约5000万元的led企业负责人向记者抱怨。


从事led室内商业照明行业4年多的周先生这一阶段忙着跑中山各大金融机构。&ldquo我们中小企业贷款很难啊!&rdquo这是他多次贷款碰壁后的感慨。周先生经营的led企业,去年销售额超过两千万元,盈利能力却不容乐观。他表示:&ldquo出于盘活资金链的需要,想贷款200万元先支付给部分供应商和采购设备,也就是年销售额的10%,但银行就是不放贷。&rdquo


记者了解到,由于大家普遍担忧led产业的隐性风险,今年上游供应商也多采取当月现金结算的方式,而经销商却因为led产品价格浮动频繁和工程货款难收等原因而仍比较喜欢物流垫付的方式,有时资金比较吃紧。


&ldquo没有足够的流动资金,夹在三角债中间的中小企业,就需要精打细算地过日子。&rdquo据周先生透露,他的厂房仓库都是租借的,而现在每家银行都要求贷款需要有固定资产抵押。


据了解,除了银行贷款,民间借贷尽管相对较为容易,但利息太高,一般是月利率四到五分,以贷款100万元计算,一年下来利息至少要60万元。不少企业负责人都表示,除非是短期拆借,民间借贷这条路也走不通。


新兴l e d企业如此,其他传统灯饰照明中小企业就更是有苦说不出了。对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中山一家国有银行贷款业务负责人道出了其中缘由:&ldquo主要是银行害怕企业跑路,以致形成坏账,因为现在大家都知道目前led行业三角债问题比较严重。

来源:高工led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