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行业资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液压系统的研发之路
2024-05-13 17:45    6261 

我国从1978年开始引进国外的设备,30多年的发展时间怎么去跟伊顿、川崎、力士乐这样进百年的技术积淀相抗衡?

随着国内工业的发展,我国的装备制造业也随之发展,但是在经济没有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期,我国更重视的是主机的发展,对零部件的政策扶植却少得可怜。

后来我国企业开始引进国外的二手设备,然而引进过来的却是德国使用完很多年的设备,引进来以后,我们又用了很多年。以至于当时的社会资源、人才资源极度紧缺。

不过随着近10年国内的整体的发展,工程机械液压行业也终于有了一个长足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口国外最先进的设备。

然而解决了设备问题后,一些铸造冶金的基础原材料的矛盾又凸显出来,液压件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产品,这其中的弹簧、螺钉、轴承都会影响整个液压件的质量水平。

力士乐每年都会拿出5%进行新产品研发。但是我国的人才缺乏,资金投入不到位,企业自身存活都困难,又怎么还能像别人一样拿出5%的资金来投入到研发的领域当中呢?就这样不断的恶性循环。

另外就是主机企业的消费倾向,不管什么样的产品,有进口的就肯定不用国产的。虽然随着国家一些政策上的倾向,以及这几年本国企业对基础元件关注度的加大,我国的整体水平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但是水平的提升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有一个过程的。

那么我们的研发方向应该来自哪里?当然是市场,我们的研发计划应该由与市场亲密接触的销售人员根据市场需要提出,因为企业不是研发机构,企业的成果要推向市场,样品、产品、商品,要最后变成产品才行,才能产生维持生计的利润,绝对不能坐在家里搞研究。有些研究甚至应该主动去和主机沟通,根据实际情况与主机企业一起去做,研发成功后要自己购买或租赁整机进行试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品质,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才会是长久之计。

好了,我们千辛万苦耗时好久研究出了新产品。可问题又出来了,之前根据销售人员指引的方向研发出来的新产品,在研发出来以后发现其实已经被另外一个产品替代了,市场已经不需要这种产品了,那么就要求我国企业在研发选择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产品定位一定要精准。

但最大的风险其实并不是这个,最大的风险在于中国企业花了很大的精力去搞研发,当产品研发出来以后,与其相似的进口产品却大幅降价,把我们的研发扼杀在新产品的摇篮里面,作为国产原件,这才是最大的麻烦。我们没有这个产品的时候,外资企业有,他就会卖到5000。可我们要是具备了这种产品的生产条件,刚刚投入市场,而外资企业就开始让这一款产品大幅降价,比如就卖三千,然而我国企业刚开始的生产成本可能是3500、4000,其实这就是国外产品的一贯伎俩。让我们不搞研发还有利润,一搞了研发反而开始就卖一个赔一个,所以这时候就需要政府一定的扶植和支持,否则研发企业如何还搞得起研发呢?

来源:机械专家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