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树勋是献县东贾庄桥村委会主任,也是改革开放后献县“泛区”第一批创业人之一,他不仅创办了自己的工厂,还把厂子建到了国外。正因为有了像彭树勋这样一批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人,献县“泛区”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献县西部“泛区”东贾庄桥村,有一个以生产钢筋连接套筒为主的工厂。工厂的老总叫彭树勋。在村里,彭树勋还有另一个职务:东贾庄桥村委会主任。在村民的眼中,彭树勋是一个“能人”,从最初的捣鼓摩托车配件,到自己建厂,再到把工厂建到国外,这个在商界摸爬滚打二十余年的汉子带给村民的不仅是榜样的力量,更多的是一种带动和昭示。
“老六门市部”
有着双重身份的彭树勋今年46岁,土生土长的献县人,儒雅之中带着一股不服输的坚毅。他感慨,生于“泛区”,长于“泛区”,他从小就感受着“献县奶奶”的贫穷与生活的艰难。
彭树勋所在的村子东贾庄桥村位于泛区东南部。献县泛区形成自清光绪七年(1881年),在当时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的建议下,划下了今日的泛区,即献县“四十八村”。建国后发生过三次大的洪水,分别发生在1956年、1963年和1996年。另外1976年因下雨而形成了内涝。
“那时候家里穷,孩子多,吃不上穿不上,父母以前经常到外地去讨饭。村里几乎全是土坯房,没有几间砖瓦房。”从小,彭树勋的记忆就带着贫穷的影子,也许正是艰难的生活,才激发了他走出贫困的决心。
1981年,彭树勋高中毕业,跟四哥学起了木匠活。1982年一心想摆脱贫穷的他去了内蒙古打工,从学徒到师傅,他一干就是4年多。在远离家乡的内蒙古,小小年纪的他独自品尝着生活的酸甜苦辣。
1986年彭树勋回到了家乡,乡亲们依旧没有多少变化的现状使他陷入了沉思。“那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醒了乡亲们的致富梦,村里人开始做小买卖,有的卖冰糖糊芦,有的走村串巷吹糖人,有的给人家盖房挣手工钱,有的买了旧自行车翻新后再卖……妇女们则给人家绣花挣一点钱,有的掐辫子……这就是泛区那时的现状。致富是‘泛区’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几代人的梦想,要是说到招商引资,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没有人肯到泛区来投资。”彭树勋常常想的,就是什么时候“泛区”才能富起来。
他屡屡思索,如何在家乡创一番事业。彭树勋注意到,在周边的几个村子,像文都村、双村、齐庄等,有一部分人到外边推销摩托车配件,收入可观。于是,他也干起了推销,第一次他进了一批摩托车配件和手套出去推销,结果摩托车配件很快就销出去了,手套则一件也没有卖出去。
第一次闯市场让彭树勋树立了信心,看到摩托车配件很有市场,彭树勋决定自己建一个摩托车配件销售门市。
建门市进货需要资金,精打细算也要18000元,这18000元让彭树勋跑了两个信用社才贷到的。门市就建在东贾庄桥村,开始没有名字,由于彭树勋在家排行老六,人们都叫“老六门市部”。彭树勋从外地购进摩托车配件,然后再提供给需求商。当时他们的工作有一个形象的称呼:“跑件”。彭树勋坚持只进好件的进货原则,这么做虽然赚得少,但质量有保障,压不住货。
彭树勋诚信经营,只要一提“老六门市部”,人们都知道这里卖放心件,卖好件。久而久之,“老六门市部”在当地成了一个品牌。
十年市场探路
“万事开头难”。门市建起来了,彭树勋自己则负责跑货进货。彭树勋回忆说,进货非常艰苦,大冬天东奔西走不说,进一万块钱的货,到县城卸了后再用牲口车拉回来。那时候他从没在城里吃过一顿饭。
彭树勋的发展人们看在眼里,人们纷纷意识到了摩托车配件的市场,都干起了这一行。于是,文都村摩托车配件市场就这样兴起来了。
文都村的配件市场火了。1992年4月,彭树勋将门市搬至文都村摩托配件市场。
当年,繁华时的文都村摩托车配件市场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大街两边一排一排的摊位,摆满了成堆的各式各样的配件,等着全国各地客商的挑选。彭树勋的门市坐落在这个市场的北侧。由于他多年诚信经营,人们认他这个牌子。他进货的品种也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全。
彭树勋是个敢想敢干的人,干事勇于突破,在摩托车配件门市的发展中也是如此,1995年至1997年间,整个市场中彭树勋的门市最火,纳税最多的一年是3万元。
但也有跌跤的时候。那是1994年,一批货迟迟未到,打电话去询问,对方说早就发出来了。彭树勋意识到出事了。
彭树勋到邮局查询,人家的回答是“已经被领走了”,并拿出被领的签字和章。
有人冒领。彭树勋当即报案。这可是价值一百多万元的货呀!
经过公安部门调查,原来犯罪分子私刻了公章,然后再拿着假造的身份证,把货领走了。
还有一次,货从广州发出来后,车被拉走了。那时候发货方没有人跟着货车,被拉走的货总价值30多万元,只追回10多万元货款。
1996年,洪水侵入泛区。彭树勋的商店也没能逃脱被淹的命运。门市水深一米多。
洪水过后的泛区,一片沧桑。
1997年,由于种种原因,文都村摩托车配件市场变得萧条了,彭 树勋的门市也受到了影响。他开始了新的思索和寻找新的思路。
其实很久以前彭树勋就思索过,他们“跑件”干的是中间环节,主要利用了“信息闭塞”。当需求商一旦掌握了信息,就会立即抛掉中间商。
彭树勋将眼光转向了外地,也将市场转向了外地。他先是在重庆与重庆平山机械厂合作,后与轻骑集团成都公司合作。彭树勋建起了自己的加工厂。几年下来,业绩一直不错,可是,他的心里一直装着献县老家,2000年6月,由于各种原因,彭树勋又回到了东贾庄桥村。
尼日利亚办厂
除了经商,彭树勋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东贾庄桥村委会主任。
东贾庄桥村有600户人家,人口约2500人,人均耕地9分。彭树勋从成都回来后当年被选为村主任,通过不断向上级申请,再苦口婆心终于说得老百姓同意集资,几年来村中共打机井6眼。经过农业结构调整,种土豆,胡萝卜。比种棉花省力气,收益也不错。但由于技术含量低,属粗犷型种植,没有两年,不行了。一个是地少,一个是技术跟不上,管理不到位。
彭树勋忙了村里又忙自己。2000年的“五一”,廊坊市大城县“献县老六摩托车配件”门市正式开业。为了生存,彭树勋不得不选在外地经营。
2004年5月1日,彭树勋在东贾庄桥村建了一个工厂,名叫“河北新世纪机械零部件有限公司”,生产钢筋直螺纹机床。而今,他的厂子初具规模,给东贾庄桥村及周边几个村子至少提供了60个就业机会。摩托车配件厂的工人们在家门口每月都能挣到1000多块钱。
谈起发展方向,彭树勋说,他现在地方窄点,打算再扩大场地。
2005年,有朋友介绍彭树勋把眼光投向国外。经过一番考察,彭树勋决定在尼日利亚建公司。
尼日利亚是非洲西南部的一个小国,1992年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列为低收入国家。摩托车配件在这里很有市场。彭树勋投资500万元左右,建成了亚非环宇贸易有限公司,地点位于尼日利亚经济首都港口城市拉各斯市。彭树勋从国内进货,然后再发往国外。
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亚非环宇贸易有限公司没有收益,彭树勋一直在苦苦支撑。
位于老家东贾庄桥村里的“新世纪机械零部件有限公司”始终是彭树勋的一个牵挂,“泛区”这片土地需要更快的发展和更多的帮助。
说起变化,彭树勋感慨,改革开放30年来,“泛区”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吃不饱饭到衣食无忧,从土坯房到砖瓦房再到气派的楼房,从自行车到汽车……而更重要的还是思想的变化,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到走出家门闯市场,从打工到创业……可是,彭树勋也看到了差距:“泛区的发展明显还不够。”
据献县工促局的数据,当前,泛区“张村、临河、小平王”三乡共建有厂房仅190个左右(包括各种作坊式厂房),规模以上的工厂仅有6个。多少年来,束缚泛区发展的瓶颈主要是它自身的地理因素。这个因素是永远不可以克服的吗?
彭树勋意味深长地说:“我希望更多的人来关注泛区,关注泛区的发展。我会坚持做下去,带着希望做下去。有改革开放30年的基础,有着更加开放的心态和意识,泛区会有更好的发展。”
来源: 沧州新闻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