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权威杂志《汽车新闻》出炉了一份美国汽车零部件生产商排名,本文基于此排名稍作分析,道出美国汽车零部件生产商或显尴尬的局面。
美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经过数十年的一系列的大盘整,或兼并或收购或扩张或淘汰,已经出现了一幅迥然不同的局面:美国本土生产商已不再雄霸江湖,半壁江山已经被国外生产商占据。而在2006年,十强中仅有三家外国企业,1997年仅有两家。
史上第一次,美国本土之外的一家汽车配件制造商代替德尔福(delphi corp)公司一跃成为美国和北美第一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这就是加拿大麦格纳国际公司(magna international, inc.)。另外还有其他四家外国公司打败本土公司,所以共有五家公司跻入十强之林。
出现这种颓势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本土企业本身业务量的缩减和财政上的转移。原因之二就是随着美国汽车生产商将重心转移到海外扩张上,很多汽车配件生产商跟随着他们去海外拓展市场,因此失去部分北美市场份额。原因之三是底特律的三大汽车组装厂——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大规模减产也沉重打击了依赖他们发展的零部件生产商。
《汽车新闻》杂志对此作了特别调查,集中研究150家北美地区零部件供应商,发现外国企业通过并购的模式迅速壮大,而这种做法和20世纪90年代美国公司崛起的模式是异曲同工的。
例如,位于德国汉诺威的大陆集团(continental ag)以114亿欧元的价格购买了西门子集团(siemens ag)旗下的西门子威迪欧汽车电子集团(siemens vdo automotive ag),西门子威迪欧汽车电子是西门子集团正在发展的业务单元之一,同时也是全球领先的汽车电子装置、电气系统和机械电子装置的供应商。此次收购是其136年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通过此次收购,大陆集团在该行业中的地位提升至全球前五位。
另一方面,本土公司去海外淘金而抛弃本土业务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例如,德尔福在依照美国联邦破产法第11条提出了破产申请后,关闭并出售相当于其美国国内工厂2/3的21个工厂,之后转移阵地,将中国等视为其全球发展战略中的核心。
以下的数据绝大部分是直接来自生产商,一小部分是估算得出。以下的排名是根据各公司年销售额统计的。
李尔公司(lear corp.),排名下滑至第四,销售额下降26.6%,至71.90亿美元。去年该公司放弃了其汽车内饰条在北美市场的业务,因为已经丧失盈利能力。
阿文美驰(arvinmeritor)汽车工业公司营业额下降34.6%,在汽车遮阳篷和地盘业务上的排名从第十位滑至15位。近日该公司还宣布将其轻型车辆部门分离,另外成立一家新公司。伟世通(visteon)排名从第二位下降至第十二位。
从销售额上来说,前三大都是外国公司,依次为德国大陆集团、德国汽车零部件公司博世(robert bosch gmbh)的北美分公司robert bosch llc和日本电装国际美国公司(denso international americainc.)。
其中,电装在北美市场的发展是最迅速的。自从从母体丰田汽车分离后,该公司获益于丰田在北美扩大的市场份额,因此得到快速发展。曼格纳虽然挤掉德尔福,但其销售额仅上升5.4%到135.9亿美元,这是因为magna目前专注俄国汽车市场,最近成功收购steyr daimler puch公司、cts fahrzeug-dachsysteme股份有限公司和new venture gear公司。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