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五月芳菲季节。59年前的4月28日,当老组长马恒昌带领班组发出“红五月”劳动竞赛,接过第一面以他名字命名的马恒昌小组竞赛红旗时,从此诞生的马恒昌小组不息的精神之火,迅即燃遍祖国大江南北。
马恒昌小组是齐齐哈尔第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铣床分厂的一个车工班组,主要承担普通与数控铣床系列产品主轴、丝杠、蜗杆等轴类关键部件的加工和为数控落地铣镗床、铣镗加工中心系列产品附机轴类关键件配套加工任务。小组曾以第一个实行班组民主管理分工、第一个组织工人技术研究会倡导班组技术革新,第一个倡议开展全国劳动竞赛,第一个制定和完善班组管理制度,第一个建立岗位责任制,而享誉全国工业战线,被誉为“我国班组建设的摇篮”。当年马恒昌小组仅用六个月就改造了18种工卡具和5种加工方法,提高工效1至3倍,创造10项全国新纪录。截至去年,马恒昌小组完成90年的工作量,产品质量合格率平均到达99.76%以上,实现技术创新成果1169项,采用先进技术143项,总结推广先进操作法98项,多为企业创效益2056万元,节约材料、辅料、工具合人民币417万元。他们5年时间完成14年工作量,为我国第一台万能铣床、升降台铣床、第一台251型镗床等多种产品研制做出突出贡献。小组先后5次受到国家、50多次受到省部级表彰奖励,2次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3人被授予全国劳模,3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51人分获省部市级劳模荣誉。
马恒昌小组精神,与孟泰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一样都是我国工人阶级的宝贵精神财富。马恒昌小组发扬工人阶级胸怀全局,无私奉献的主人翁精神,为新中国政权的建立与巩固,为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振兴与图强做出卓越的贡献,激励一代代工人阶级继往开来,创新进取。
59载的传承与弘扬,使“立足岗位,胸怀全局,艰苦创业,勇于创新,甘于奉献,高度自觉”的主人翁精神,成为齐二机床集团公司的独有的企业文化,构成核心竞争力之魂。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积淀与升华,如今,马恒昌小组精神与时俱进传承创新为“同心共赢、勇为人先、敢于超越、兴企报国”的价值理念,成为企业全体员工超越自我、振兴我国民族装备制造业、为国争光的共同愿景。
马恒昌小组精神之火,之所以能穿越岁月时空熠熠闪耀而生生不息,原动力来自他们紧紧将国家命运与企业发展同自己的人生价值结合起来的无私奉献、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
老组长马恒昌常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这种实干兴企、实干兴邦的精神,是马恒昌小组精神的本质特征。他们攻坚克难,一次次向生产技术难点发起挑战。今年初,铣床分厂把粗、精挑丝杠的重任交给小组成员孙玉力,班组全体成员共同研究加工关键件的方法,经四昼夜奋战,孙玉力如期完成50根x6132型铣床丝杠的艰巨任务。当难题攻克检验合格后,大家还要协作将加工方法、设定程序、相关数据、自制工具、工装情况等整理成加工作业建议书,之后组织演示和推广,使创新成果转化为岗位技能。2005年,小组承接了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发五轴联动数控龙门混联机床的精密电主轴、转子轴、精密主轴等关键部件的加工任务。该产品是国家急需的“863计划”重点发展项目,该部件尺寸精度为2级公差,形位公差为0.002至0.004之间,同时,在圆柱度、同轴度等方面有严格规定,属于超精度产品,是公司重点攻关项目之一。全组成员集思广益,通力协作攻克这一重大项目。小组承担任务有9类200多种,每年加工26万多件。实行专业化生产后,每人平均只能遇到30多种。对此,小组新老结对子,师徒相互学技艺,挖掘每个组员的技能。除此,他们还采取绝活演示、数据对比分析、上机实练等,迅速提升岗位技能,适应高新技术产品生产需要。
小组超前开展数字化岗位练兵,满足新产品开发急需。2003年马恒昌的孙子马兵、青工张宜飞、李勇等正在自学机械制造大专课程,组里支持他们超前学习数控编程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知识,做好知识储备。2005年,小组先期装备了2台数控车床,几位青工很快掌握了生产技能。一次,公司将为国家重点工程生产的五种高压气体调节阀的阀体加工任务交给他们,生产这种部件技术要求高,并且是多个曲面相交,编程十分复杂。青工马兵、孙玉力主动挑重担,他们很快突破编程计算关,圆满完成任务。2001年7月,小组提出“我为企业跨越发展献一计”的倡议;2005年又提出开展生产技术创新活动,“争当智能型员工,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再作贡献”的倡议。这些倡议得到集团员工的热烈响应,先后提出合理化建议1800多条,捐献工具折合100人民币多万元,取得技术创新成果860多项。在技术创新上,小组提出“两个目标”和“六个针对”,即以提质、增效、降本和培养智能型员工为目标;针对制约生产的薄弱环节、针对关键技术、针对加工难点、针对完善工艺、针对降低生产成本、针对设备老化现状搞创新。小组过去仅在刀架、床身等局部小改小革,现转到围绕精化设备搞创新。现小组已有9台设备得到精化,大大提高工效,有力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在马恒昌小组精神带动下,企业很多干部工人起早贪黑,不计报酬,有的工人有病吃药片顶着继续工作,有的在会战中连节假日也不休息,无怨无悔为企业奉献,有的甚至付出生命代价。正是他们传承弘扬了马恒昌小组知难而进、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精神,使一个老国企重振雄风,并创造了主要经济指标年均以80%以上速度发展的业绩。齐二集团正是以马恒昌小组创新精神,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数控立铣、第一台重型落地铣镗床、第一台重型数控落地铣镗加工中心和第一条重型数控多连杆压力机生产线等国家急需的重大型设备。
齐二集团相续开发出130毫米至320毫米数控落地铣镗床及加工中心、数控对置式落地铣镗床、数控龙门镗铣床、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数控立车、多工位冷成型机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等115种,其中14种新产品达到当今国际先进水平,31种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获得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等11个奖项。
敢于超越是马恒昌小组精神最显著特点。59年来,企业以这种永不自满、不断挑战自我的精神,实现一次次创新超越。2007年,齐二集团数控铣镗床产量达153台,占世界产量的一半以上,重型数控机床生产制造能力居国内首位。2008年企业雄心万里,将生产数控铣镗床300台,总投资8亿元、面积3万平米的重型机加装配厂房8月份即将投产,现正研制世界最大的数控铣镗床产品。将使齐二集团重型数控机床生产能力跃居世界前列。
2007年,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3.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2.3亿元、利润8000万元,上缴利税1.4亿元。在2007年中国机械行业500强排名中列重机制造企业之首。综合经济指数跻身中国机械行业50强。同时,企业正实施“大集团发展战略”,形成了北有齐齐哈尔制造基地,南有三明制造基地,中有秦皇岛研发基地和瓦房店制造基地的战略发展新格局。59个春秋见证,弘扬马恒昌小组精神,就是企业不断超越自我创新发展的历程。
今年4月23日,在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上,企业自主创新研制的xk2130型数控动梁龙门镗铣床和fa—b160/l80型落地铣镗加工中心荣获展览会最高奖——“春燕”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参观后赞叹道:“非常了不起,长了我们民族工业的志气”。
胸怀全局,急国家所需,是马恒昌小组精神在国家建设各个历史时期发扬光大的一条主线。为根本改变我国大型数控装备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齐二集团发扬“用我装备,装备中国”的雄心壮志,为国家重大装备领域关键性设备的研制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些高端数控设备进口受到限制,且价格昂贵,严重制约了我国重装业的发展。齐二集团胸怀全局,59年来从引进消化到坚持自主研发,为我国解决重大装备领域里的关键性设备尽心竭力。企业累计生产600多台重型落地铣镗床,占国内市场的80%以上。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
59年风雨兼程,未来任重道远。齐二集团正伴随共和国装备制造业新崛起,策马扬鞭、驰骋疆场!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