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天津二机床向高端产品发力
2024-05-13 11:15    642 

在数控化、柔性化、高速、高效、高精度机床已成为市场主流的今天,那些仍在中低端产品间行走的中小机床企业该怎样生存?在集团化、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大行其道的形势下,那些已显势单力薄且面临边缘化的中小机床企业将如何发展?

为寻求答案,记者走访了天津市第二机床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广林。因为,这家老字号的中型机床企业,在沉寂了十年之后,不仅重出江湖就成为业内的一匹黑马,还就中小机床企业如何做强做大做出了战略性思考。

一、中低端市场日益萎缩

张广林认为,那些习惯于跟在大型机床企业或龙头机床企业身后,满足于用中低端机床为市场拾遗补缺的中小机床企业,过去可能过得很舒服,今后的日子会越来越艰难。原因有四:一是中低端机床的市场需求量日渐萎缩已是不争的事实;二是随着数控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精益加工工艺的普及,高质、高精度机床已成市场主流;三是为减轻劳动力和能源涨价给成本带来的压力,各机械加工企业必将把高速高效机床视为首选;四是国家为振兴装备业所制定的一系列鼓励措施,将进一步刺激机床产品升级换代。因此那些不具备规模优势的中小机床企业,即便能在一个狭小的市场空间,依赖低附加值产品聊以为生,也不过是苟延残喘,终会因利润锐减而难以为继。

对此,天二机曾有过惨痛的教训。据悉,天二机生产的普通车床、轧辊、胶辊、烘缸和烘缸盖等专用车床,铸管模、球面车模、衍磨、轧辊激光毛化等专用机床,曾长时间风靡国内,获得业内好评。特别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与美国赛米特公司合作生产的赛米特大孔车床系列产品更是一度远销欧美国家,名利双收。然而,在2004年前的十年间,天二机的经营态势却每况愈下,最惨的2001年销售收入仅有700余万元,几近破产。

究其原因,张广林认为,体制、机制老化只是一个方面,创新乏力、产品单一、缺乏市场竞争力,才是致命伤。为扭转颓势,2004年工厂完成彻底改制后,天二机便不失时机地对尚有市场潜力的产品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进,仅用两年的时间,就全面实现了老产品的升级换代,2006年的销售收入也一下子升至5000万元。但因升级后的产品仍居产品链中端,不仅产品结构未能在更高层次得到优化,经营质量也未因销售收入的大幅增加而发生实质上的改观。据此,天二机的决策者们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中小机床企业完成从低端产品向中端产品的跨越,只是实现了求生存的诉求。要想走上大发展之路,就必须高起点,抢占制高点,开发出独树一帜的高端产品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