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儋州市和庆镇木排村委会古胡村,只要王晓晨家柴油机轰鸣声响起,村民们知道,王晓晨又要开始“搞研究”了。几年来,他不懈钻研,在经历插秧机的失败后,他终于研制出一台多功能播种机。
3年前,王晓晨买来一台农耕机,想安装上插秧设备,但效果不理想。他不死心,转而研制播种机。经过一年多年的钻研,今年10月,可播种花生、黄豆、玉米、芝麻等农作物的多功能播种机终于研制成功。
王晓晨这台播种机的顶部是一根碗口粗的塑料管,管身被打出一行行小圆洞,小圆洞可调大小。塑料管的一端固定着齿轮,一根皮带把齿轮跟农耕机上的柴油机连接起来,齿轮随着柴油机转动而转动。每转动一周,种子就从小圆洞里落下。在耕地机的底部,王晓晨按照20厘米间距(间距也可以调整宽度),安装了6个犁头,每个犁头侧面绑着一个塑料管子,落下的种子顺着六根塑料管直接埋入犁头犁过的土中。
整个上午,王晓晨向记者成功演示了播种花生、芝麻、黄豆。播种机还可以一边播种一边施肥。
王晓晨说,他向农机部门了解过,目前海南市场没有像他这样小巧的播种机,因此他准备申请专利。
不过,村民对王晓晨的多功能播种机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他们认为,机械播种毕竟有疏漏,还是人工精确放心。他的父亲也反对他搞发明。
村民和家人的反对,一度降低了王晓晨发明的成就感。他说,要不断完善他的多功能播种机,研制出新的机器。“让村里人明白我发明机械的好处。”王晓晨满怀信心地说。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