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民革代表提出“尽早研判人工智能人才冲击波”等建言
2024-05-13 10:11    6192 来源:上海政法综治

尽早研判人工智能人才冲击波

唐玉光代表:研究显示,人工智能将对目前许多就业岗位造成影响。上海在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不仅需要关注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和集聚,也需要对受新技术影响的就业群体给予关注。

目前,《上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上海市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即将到期,结合新的中长期人才规划和“十四五”人才规划,上海应将人工智能的全方位人才规划列入其中;也可组织相关部门展开专题调研,在本市抓紧起草制订专项人工智能人才发展规划。

建议相关部门着手就“自动化”和“智能化”对就业的影响展开监控,直面人工智能对就业的挑战,思考人工智能影响下的职业培训体系,着手研究和调整职业培训内容,帮助普通劳工顺应技术和劳动市场的变化。

构建全覆盖、多元化的托育服务体系

翟骏代表:现有托育机构的服务内容、流程以及技术标准等仍不甚清晰,且人才培养和储备仍然稀薄。

建议构建全覆盖、多元化的托育服务公共服务体系。政府应提供政策支持,并充分开发家庭、社区等各方主体的服务提供能力;综合考虑人口密度、发展趋势,城市交通、环境等因素,合理布点;同时要建立托育服务机构评估考核机制,促进托育服务机构间的良性竞争。

虹桥商务区要扩大范围、提高定位

胡建忠代表: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当下,作为沪杭和沪宁两条发展轴交汇点、一体化发展重要引领示范区的虹桥商务区,其重点发展范围和规划定位等都要同步跟上,应该开始新一轮的顶层设计工作,以便积极承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建议虹桥商务区要扩大范围,以便承载更多一体化及经济产业发展的任务;定位要比原来更高,各项工作层级和要求也应加码,从体制上保障其规划建设、管理和协调力度。

打通长三角地区省际断头路

蔡宁代表: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应形成道路、轨道交通、公共交通的有机连接。建议继续打通省际断头路,注重规划先行,梳理对接三省一市现状,对长三角道路对接的储备要求分期实施;衔接轨道交通,通过轨交11号线加快昆山融入上海都市圈,实现同城效应;公共交通方面,建立公交对接协调管理机制,编制毗邻地区公交对接规划、加强合作。

来源:上海政法综治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