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美的电器(000527)发布了收购华凌集团电器业务的相关公告。
同日,华凌集团也发布公告,拟收购美的集团控股的威灵控股(bvi)有限公司与其附属公司所经营的家电电机(包括空调电机、洗衣机电机)和变压器、电阻器制造、销售业务。同时,华凌集团将原附属的9家公司及其经营的空调、冰箱业务出售给美的集团。
这表明,华凌的白色家电业务将全部退出市场,专注发展电机业务。
这场年末的“收购”事件,大部分人将目光汇集到美的电器正在逐渐扩大的战果上。而同时,对品牌没有美的响亮的华凌来说隐含着更大的机会与潜力。
人事随之快速整合
华凌集团(0382.hk)总裁已于上周易人。一向负责美的空调出口业务的王伟,接替刘亮出任华凌集团总裁,而原华凌总裁刘亮则调任美的制冷家电集团营运副总裁。
业内认为,通过此次人事调动,美的希望加强旗下美的、华凌、荣事达三个品牌后台资源整合的力度,刘亮回到集团层面就是为了担此重任。
据悉,刘亮曾任美的空调国内营销公司总经理,他做了近一年华凌总裁,对华凌也很熟悉;而荣事达目前由原来打理美的冰箱业务的李东来操盘,刘亮对他也不陌生,所以,由刘亮来充当这一整合的角色。
据了解,华凌集团新任总裁王伟,目前正在进行工作交接、熟悉华凌的情况。他是美的制冷家电集团的副总裁、美的东芝开利合资公司的副总裁以及该合资公司下面海外事业部的总经理。王伟接任华凌总裁后,其海外事业部总经理一职,可能将让位给原来的副手岑江。
电机迎来扩张良机
在被美的集团收购了的大半年时间内,华凌集团一直保持着沉默,今年上半年度财报显示,到今年6月底,华凌仍亏损有2.49亿港元。
据华凌2007年上半年企业报表总结,家电行业受到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加快等因素的影响,制造成本进一步加大,“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正在逐渐失去。加上家电行业竞争激烈,行业加快整合,强者更强的“马太效应”更加突出。
事实也表明,华凌电机在国内被视为二线品牌,难与主流品牌竞争,此次收购资产对未来市场而言,增长潜力较大,可改善其财务状癋。交易完成后,华凌将改名为威灵控股有限公司。
资产置换这一战略的实施,不但解决了一直以来美的内部竞争的矛盾,还将华凌推到了电机行业龙头的队伍中。
国信证券的分析师认为,威灵电机作为国内空调和洗衣机用电机龙头企业,其盈利状况较华凌原有经营资产高出许多。更为重要的是威灵电机在行业中处于优势竞争地位,2007年威灵盈利预期同比增长接近100%,达到约3.2亿元。未来下游消费升级带动也引发更为广阔的应用和改善空间,盈利前景必然比华凌原来处于较为弱势品牌的空调和冰箱资产更好。对华凌来说也是很好的一次资产优化,将获得投资者和股东的支持。
而刚上任两个月的新帅华凌集团总裁王伟前不久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说:“华凌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美的不会放弃华凌。”
相关链接:
华凌集团成立于1985年,是一家以生产和销售电冰箱、家用空调、中央空调、小家电为主的中国著名家电企业集团,也是中国家电行业第一家在香港成功上市的公司。
2004年10月,美的成为华凌第一控股股东,给华凌的扩张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台资源支持。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