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鸿友:三次革新成就三次飞跃
2024-05-13 09:43    9272 

从生产配件到造出第一台小型空压机,从手动装配空压机到工人使用机械装配,再到小型空压机规模化生产,三次技术革新成就了浙江鸿友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的三次飞跃。

“一口气”造出第一台小型空压机

谈起企业创新,公司董事长陈君立说:“在1998年以前,我国的压缩机几乎靠进口,其中小型空气压缩机每年的进口额约为3亿美元,那时候,谁都憋了一口气。”

“憋了一口气”的陈君立从意大利进口了一台整机,愣是把这台机器拆了,研究了每个零件。1996年,陈君立终于造出了第一台小型空气压缩机。

逼出第一台组合机床

造出第一台空气压缩机后,陈君立琢磨着如何走出国门。1997年,陈君立第一次参加广交会,结识了北方的一家展览公司,有幸参加1999年的德国科隆五金博览会,一口气买下4个展位。在这个博览会上,鸿友与全球最大的空压机生产和销售企业意大利abac公司成了合作伙伴。

博览会一结束,陈君立连夜直飞南京,找来专家一起研究、设计。没有配件,就从二手市场淘;一些部位要求电脑控制的,国内没技术,就进行改造。经过连续45天的钻研,第一台组合机床出炉。

“那时候虽然会造小型空压机,但是还只能一个螺钉一个螺钉地手工装配,6个工人铆足了劲,一小时才装备10台机器。这台组合机床虽然无法跟国外的先进设备相比,但还是将装配速度提高了12倍。”陈君立说。

abac公司当即订购1000台,并留下随队的专家指导制造技术。

圆了中国空压机专家的梦

随着对外窗口的逐步打开,陈君立看到了与国外先进制造业之间的差距,这使他再一次萌发了创新的想法,这次的目标是上小型空压机流水线,达到装配与检测的自动化。

在装配现场,记者看到,当空压机生产线终端测试机将两根管线接上在流水线上移动的空压机后,屏幕上马上显示出了被检测机器的横剖面,哪里有问题一目了然。现在鸿友公司已拥有4条全自动流水线,每条流水线日产小型空压机1500多台,需要的工人只要30人。而在以前,同样的工序100个人每天只能完成300到400台。

中国空压机协会秘书长高其烈老先生在现场看后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我一直梦想中国的压缩机能有一天像冰箱一样在流水线上生产,没想到在这里实现了!”

如今的鸿友又有了创新成果,在产品展示厅里,摆放了几十种不同的小型空压机样品。这些大如宽屏彩电,小如录音机的小型空压机全都是鸿友自主研发的,其中“zwb-0.1/8”型无油压缩机等几个品种已通过了省级新产品鉴定,“直联无油空压机”填补了国内空白,成为鸿友的出口主导产品。

来源: 台州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