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奔月“天梯”太重制造
2024-05-13 09:36    8373 

2007年10月24日17时30分,在山西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挖掘焦化设备分公司车间的电视机前,已经挤满了抑制不住内心激动与喜悦的职工。18时05分04秒,随着“三、二、一”点火指令的发出,气宇轩昂的淡蓝色发射塔架,缓缓伸开双臂,在橙黄色气体的蒸腾中,将“嫦娥一号”稳稳送入预定的航天轨道。

“成功了!发射成功了!”职工们沸腾了,顷刻间,欢呼声和掌声响成一片,礼花在厂房上空飘舞,太重人实现成功梦想的一刻又一次来临。太重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高志俊在接受采访时说:“太高兴了,‘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了!中国几千年‘嫦娥奔月’的神话变成了现实,作为承担塔架制造任务的太重人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看,咱亲手参与制造的这个发射塔架多神气!”在欢呼的人群中,参与此次塔架装焊任务的职工林克西兴奋地说。

高兴、激动、骄傲、自豪……种种兴奋的表情洋溢在现场每一位职工的脸上,这种兴奋是发自内心的,也是无法掩饰的,因为成功喜悦的背后,谁又曾想到凝结着他们怎样的艰辛与汗水。

2005年下半年,为了发射“嫦娥一号”,3号发射塔架需要拆除重建,太重凭借40余年研制塔架的技术实力,在与全国5家企业投标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嫦娥一号”工程塔架的制造单位。

为尽快完成图纸转化设计,太重技术中心抽调12名精兵强将组成了设计组,全身心投入到图纸的转化、审核工作中,经过40余天,完成了5000余张图纸设计转化任务。

“用5个多月时间完成塔架的生产制造任务,这在太重生产塔架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太重挖掘焦化设备分公司常务副经理王俊林谈及此事非常自豪。从1966年开始,太重先后为我国的航天及国防事业提供了10余台(套)发射塔架及吊装设备,竖立在我国酒泉、西昌、太原三大卫星发射中心的发射塔架,除一座外,其余均出自太重。此前,太重制造塔架最快也需要一年的时间,这次接到任务后,挖掘焦化设备分公司与起重机分公司、轧锻设备分公司等10余家单位通力协作,有计划、有部署地稳步推进。在生产制造中,技术工人为节省场地、解决高空作业的难度、保证生产进度,提出了一套创新改进方案,即塔架由原来的整装改为片装,放倒塔体装焊的办法使装配程序简单化、精确化,现场塔架主体垂直度为零,安装3万余个螺栓,穿孔率达100%。在3号塔架建成后,已有两次发射热身,最近一次发射成功的是“鑫诺三号”卫星。

据太重技术中心挖掘焦化所副所长吴刚介绍,3号塔架总重量2600余吨,发运时先后用了近100节火车皮。除此之外,太重还生产了塔架上用于吊装火箭卫星的专用工具塔吊。

在西昌卫星发射现场,已多次承担保驾护航任务的太重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此次塔吊设计师李朗明激动地说:“发射前的1小时,我登上塔架进行检查,一切正常。这次的压力比起以往小多了,我对我们的塔架非常有信心。发射时我处在距火箭发射现场最近的位置,整个发射过程塔架运行非常平稳,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发射非常成功。”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