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四线城市种粮大户自述:无人机完成农药喷洒 农耕转型有效降低人工成本
2024-05-13 09:23    775 来源:证券之星

由于耕地面积减少、小农户种植热情下降,规模化生产的种粮大户已成为粮食种植主力,记者新春回乡走访发现,近两年还出现了农业自动化建设加快的趋势。

临近大年三十,在浙江省绍兴嵊州市的一个小村子里,村干部正陪着一位中年男子挨家挨户敲门,与村民们结算本年度的土地流转租金。这位中年男子名叫李华(化名),是方圆百里的种植大户,目前承包租赁的土地遍布5个村子,共计约220亩。

“全家吃不饱饿不死,比打工强一点。”谈及经济效益,李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每亩地每年大概产量1200斤,全部供应给嵊州市本地居民,但由于国家收购价下调和化肥种子等农资材料、人工成本等价格上涨,2018年开始李华感到经济效益明显下降,“预计2019年还会继续低迷。进口粮食冲击,很多田地种植了经济效益更高的树木,间接推高了土地租赁成本,而且土地也少了”。

作为较早一批种粮大户,李华子承父业,干了这行十年多年,积累了比较稳定的客户群体,然而,据他描述嵊州市约有上百家种粮大户,那些销路不畅依赖国家收购的大户过得并不好。

值得一提的是,机械化、自动化种植为李华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自2016年开始转型,目前实现了农业半自动化,插秧、收割都由大型机械取代人工作业,喷洒农药已全部由无人机来完成,以前10多个人干的农活现在只需要3个人就能干完。”李华说。

根据国家政策,一般超过50亩的种粮大户即可享受国家补贴,补贴金额各个省市不同。李华每年获得补贴120元/亩,支付给村民的土地承包使用租金为元/亩。

对于新年规划,李华依然怀揣希望:“打算赚有钱人的钱。”

来源:证券之星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