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传出的上汽将控股上柴股份的猜测终于被这两位主角证实。昨日,上海汽车和上柴股份分别发表公告,称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与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签订了《股份转让意向书》(以下称《意向书》),上海电气拟向上汽集团或其指定的经上海电气同意的下属公司转让其持有的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50.32%的股权。上汽集团或其指定的经上海电气同意的下属公司拟受让上述上柴股份的股权。
上汽上柴互补短板
上汽和上柴联姻或为“天作之合。”上柴股份是中国内燃机行业技术领先者,但一直希望能与整车厂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因为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单一的发动机企业已很难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一位在柴油机行业工作多年的人士认为,虽然上柴股份在发动机整体研发能力上较强,但在产业链上太孤独,无法与下游产业达成联动,导致市场越做越小。公司2006年年报显示,全年柴油机销量达62614台,同比下降6.3%;实现销售收入29.88亿元,同比下降3.9%;实现净利润1285万元,同比上升118.5%。
“上汽缺少商用车板块,现在想把这一块补上,但是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发动机。”上汽内部人士表示。而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也曾表示,上汽将来要发展自主品牌商用车,而上柴的部分产品恰好是为商用车服务。据悉,上汽集团商用车领域还很薄弱,除了申沃生产一定量的大客车之外,在重卡、轻卡、轻客等市场毫无建树。相比之下,一汽、东风等公司,都是乘用车、商用车并进。
因此上汽集团的“十一五”规划中,表示将通过兼并重组与自我发展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乘用车、商用车两条腿走路,可以说,此次上汽集团入主上柴股份就是在通过兼并重组,整合商务车体系。
股价不会大幅波动
国信证券汽车与汽配行业首席分析师赵雪桂指出,上柴的资产由上汽集团还是上海汽车吸收仍未确定。如果最终由上汽集团收购,那么将来有可能上汽集团会把上柴股份的相关汽车零部件资产注入上海汽车。
如果由上海汽车吸收上柴股份,对上汽的正面意义在于其完善商用车产业链,而对股票的影响甚微。上柴股份的净资产18亿,仅相当于上海汽车净资产的5.2%。如果上海汽车以现金收购上柴股份50.32%的股权,“则预计2007年新增eps仅为0.0005元”。
赵雪桂认为,对上汽而言,对上柴股份最感兴趣的是其“资产”,而不是“壳资源”。因此她认为,目前上柴股份的股价已经反映相关整合预期,“不予以推荐”。
本报记者周筱荃
相关链接
上汽和上柴的历史渊源
上柴股份约2002年就曾与上汽集团接洽,希望通过引进上汽集团的资本并参与上汽集团的商用车项目,以此与整车厂建立战略合作关系。2006年初,上柴又一度寻求与全球最大的机械设备制造商卡特彼勒公司合作。但在一系列谈判后不了了之。今年8月,市场纷传上汽将入股上柴,上柴股份8月10日公告称“为了抑制恶意炒作”而停牌;上汽董事长胡茂元称所有事宜均在探讨中,目前没有形成任何协议。
南方都市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