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益农新招牌:全省“机器换人”示范镇
2024-05-13 09:04    1476 来源:萧山区政府门户网站

高速插秧机插秧、植保无人机播撒药物、联合收割机收割水稻……这种“铁牛”劳作的场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益农广袤的田野上。最近,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公布了2018年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单位名单,我区益农镇(水稻)成功创建省农业“机器换人”示范镇。

在益农镇三围村,有一片成片的水稻田,从种到收,全部使用机械操作。“这几年种田轻松了不少,使用农机进行育秧、机耕、种植,能够省下50%左右的人工成本,还能提高水稻产量。”水稻田主人、种粮大户凌国胜说。

80后凌国胜和水稻的交道可不浅。他说,以前父亲种植水稻靠人力一点点种下去,一点点收上来,如今他承包的1000亩水稻田,靠的都是农机操作。以水稻联合收割机为例,一台水稻联合收割机每天收割水稻70亩,人工每天收割半亩,每个收割季节,一台收割机可作业1亩,相当于3000个劳动力。

“随着劳动力成本上涨,人工费涨了不少,如今购置几台大型农机设备,就顶上几十个人工了。”凌国胜说,而且购买农机政府还有补助。

确实,完善的政策机制,进一步激发了我区农民“机器换人”新动能。我区积极营造“机器换人”的政策环境,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不断扩大“机器换人”示范效应。从2013年开始,实行区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全区粮油、蔬菜和特色主导产业迫切需要、但未列入上级购机补贴范围或者需要追加补贴的适用新型农机实行区级财政补贴,明确粮油蔬菜机械补贴总额不超过购机额50%,其他机械不超过购机额30%,单机补贴额最高10万元。

“在推进耕作、植保等机械装备更新和升级换代的基础上,重点加大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油菜机械化收获、粮食机械化烘干、加工装备与技术推广力度。并进一步改善农机作业条件,推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机械化作业的适应性。”益农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益农水稻种植,已经实现了育秧有育秧机,收割有收割机,稻谷收上来有烘干机,还成立了三围秸秆处理中心,让农业废弃物处理也实现“机器换人”,有了再生利用价值。

来源:萧山区政府门户网站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