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外贸企业四巨头重组 浙江外贸航母即将启航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浙江国有外贸企业改革,形成了以浙江物产、浙江东方、中大集团、荣大集团为龙头的国有外贸企业格局,在促进浙江外贸市场竞争力提升的同时,也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进入“十一五”以来,浙江国有外贸企业改革继续深入,国有外贸企业格局面临大调整,即将形成两大外贸企业集团。
三巨头合并浙江国贸进入筹建阶段
2007年4月,东方集团、中大集团、荣大集团宣布合并重组为国有独资的“浙江省大荣方集团有限公司”,并注销“东方”、“荣大”、“中大”集团公司的法人资格,三大集团合并后,旗下拥有浙江东方、中大股份、海正药业三家上市公司,注册资本9.8亿元,总资产逾150亿元,年营业额逾超过320亿元,成为浙江外贸行业龙头企业。
上述三大集团均为浙江外贸行业巨头。荣大、中大、东方三家集团公司资产来源为浙江省外经贸厅管理的外经贸类企业国有资产。中大以原浙江中大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为主体,吸纳浙江省五金矿产进出口公司、浙江省机械进出口公司等五家公司的国有资产组建,中大股份是国家外经贸部(现商务部)推荐的首家上市公司,主营国际贸易、房地产业和投资等业务。东方以原浙江东方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为主体,吸纳浙江省纺织品进出口公司、浙江省化工进出口公司、浙江省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等五家公司的国有资产组建。荣大则以浙江省土产畜产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粮油食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国浙江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浙江省对外贸易开发公司)等八家公司的国有资产合并组建,2007年8月,“浙江省大荣方集团有限公司”内部重组进一步深入,集团拟更名为“浙江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目前已进入筹建阶段。浙江国贸筹建小组组长、浙江东方集团董事长叶朴勇表示,三大集团的资产整合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之中。目前,上述三家企业控股的有关上市公司股权划转事项已申报至国资委及中国证监会。
浙江省国资委相关人士表示,重组后的浙江国贸集团将充分发挥现有国外销售渠道和国内供货渠道的优势,实施内外贸一体化和科工贸结合,以进出口贸易及延伸业务为主业,成为一家“上控资源,下控网络”的外贸巨头。
中大股份无偿划拨浙江物产浙江憧憬首家世界500强
在浙江国贸筹建的同时,浙江省政府和浙江省国资委托针对浙江物产的重组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浙江物产集团是1996年由原浙江省物资局成建制转体组建的大型国有流通企业,注册资本3.5亿元。2006年实现经营规模589.8亿元,进出口总额11.19亿美元。浙江物产集团目前为浙江第一大国有企业,也是全国商贸流通十强企业之一,旗下拥有物产国贸、物产金属、元通等三大旗舰企业,均为行业排头兵。
2007年8月14日,中大股份公告浙江国资委拟将中大集团所持有的中大股份股权,全部无偿划给浙江物产集团。中大股份为原中大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大集团拥有中大股份22.67%股份。由于中大股份为中大集团的核心资产,这次”让壳”被外界解读为浙江国有外贸企业重组加速。
2007年9月,中大股份(600704)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资产权[2007]903号《关于浙江中大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东所持股份划转有关问题的批复》,同意将浙江中大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的浙江中大股份有限公司8496.6467万股国有股权无偿划转给浙江省物产集团公司。
浙江省物产集团公司胡江潮表示,目前,中大股份正着手制定对控股股东浙江省物产集团公司实施定向增发的方案。
“中大股份的国有股权无偿划转,对于中大来说,是一大利好,对于浙江物产来说,是一大契机,拥有资本市场平台,使得浙江物产离世界500强又近了一步。浙江物产目标是2010年将实现经营规模1000亿元,进入世界500强。”浙江物产业集团董事长胡江潮表示,“浙江物产将本着有利于上市公司长远发展的宗旨,支持中大股份进一步做大做强。”
浙江省政府曾专门批复此次国有外贸企业重组,“为了加快推进省级国有资产战略性重组和产业布局调整,促进省属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来源:在线国际商报网站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