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巨资砸向风电设备制造 国电蓝德欲破欧美垄断
2024-05-13 07:07    4414 

“两年后,在这里每年都能生产200台具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1.5兆瓦级风电机组,年产值预计可达到26亿元左右。”日前,在青岛兆瓦级风电设备生产基地开工仪式上,青岛国电蓝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如此表示。

建立产业基地、创办风电管理学院、参与建设及运营风电场,青岛国电蓝德凭借三方面投资形成的合力,将在东部沿海地区风电机组设备领域抢夺市场,欧美企业控制中国风电设备的局面有望被打破。

2005年以来,国内多家企业高价购买国外1.0-1.5兆瓦级风电机组的制造技术,并采购控制系统和高精密零部件,然后在国内生产机械零部件进行总装,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有关专家介绍,这种方式仅首期技术转让费就得几千万元,并且以后每生产一台,须交纳几十万元的技术提成费,使得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市场竞争能力低下。更重要的是,引入方不能自我设计、生产与引入机型功率相近的产品,限制了相关企业的持续发展。

“我们在竞争中备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青岛国电蓝德负责人表示,在与国内风电技术科研最高水平的沈阳工业大学风研所合作后,公司兆瓦及兆瓦以上级风电机组制造技术力量和生产能力迅速形成,已经开始在北方地区布点。

根据规划,青岛国电蓝德投资4亿元建设青岛风电设备生产基地一期工程,建设工期两年。除了生产1.5兆瓦级风电机组外,还将建立风电人才培养基地和风电场,使风电产业的“产学研”在青岛得以实现。目前该公司已在青岛创办风电管理学院,培养从学士到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使青岛成为风电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

“青岛的风电场选址工作正在进行,它将成为我们的风机实验基地。”该公司负责人表示,抢占北方风机设备市场,建设并参与运营风电场,已成为一个必由环节。公司在内蒙古和辽宁的两个风电场项目将于今年开工,而青岛的风电场运营后,更多的青岛市民将近距离感受风能带来的便利。

根据青岛发展新能源和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青岛市将规划建设10处风力发电场,同时在国产1.5兆瓦级风机生产基础上,基本实现风机整机制造。青岛市环保局有关专家表示,到2020年,该市将形成5兆瓦级大型风机机组制造能力,风电设备制造业产值达到380亿元以上,成为全国重要的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业基地。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