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山工集团空心化探源:改制背后的外资推手
2024-05-13 07:00    2512 

泰安起重机械厂改制、产权拍卖的背后,牵动的是整个山东省的“大企业”战略。

就在不久前,山东省副省长王仁元曾公开表示,2007年山东将大力推进国企改革重组,力争5年时间,培育1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其中,除了钢铁、煤炭等大型企业集团要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企业集团外,工程机械等大型企业集团也要成为国内知名、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企业集团。

而过去10年,在工程机械领域,担负起这桩使命的是山东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山工集团”)。

然而,随着去年下半年烟台工程机械厂、泰安起重机械厂国有产权的整体挂牌转让,山工集团旗下主要资产除了山推外,已相继剥离完毕。

10年前,山工集团正是在山推的基础上兼并省内其它工程机械类企业发展壮大起来,10年之后,山工集团再次回到原点,这中间有着怎样的逻辑?

剥离路径

2006年10月23日,山东产权交易所发布成交公告,称转让方山工集团与购买方烟台工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产权交易合同,将其持有的烟台工程机械厂100%国有产权转让给烟台工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出让底价1万元,成交价格1万元。

而就在一个多月前,泰安起重机械厂同样在山东产权交易所找到买家:泰安东岳重工有限公司以3024.49万元从山工集团手中获得了泰起100%国有产权。

据了解,烟台工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与东岳重工有限公司均为原企业管理层与职工成立的企业。收购完成后,烟工与泰起正式脱离山工集团,变身民营企业。

“除了山推外,目前山工集团主要的资产都剥离殆尽。”一业内人士指出。

山工集团是1992年8月由山东省政府批准成立。1996年4月30日,省政府以“鲁政字(1996)76号文”印发的,决定取消山推总厂法人资格,整建并入山工集团。1996年12月20日,山工集团正式挂牌运作。除了山推之外,山东工程机械厂、山东临沂工程机械厂、泰安起重机械厂、烟台工程机械厂、德州工程机械厂、菏泽齿轮有限公司等均被划入其麾下,并在后来拥有了两家上市公司山推股份和山东临工。

经过一系列划拨之后,山工集团位居徐工集团之后,成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第二大企业。

从2003年起,山工集团要求对旗下公司进行改制。“按照山东省的要求,一般竞争性领域国有股是要全部退出的。”山工集团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2003年3月,山工机械开始改制,实现了管理层和员工持股。改制后的山工机械股权结构为国有股20%,管理层持股60.5%,员工持股19.5%。

在改制完成之后半年,山工机械开始与卡特彼勒就并购一事接触。2005年3月,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卡特彼勒(香港)有限公司分别出资130.8万元人民币和43.6万元人民币,以股权并购方式获得山东山工机械有限公司30%和10%的股权。

在这次并购中,20%国有股已悉数转让给外资,山工机械随之脱离集团成为了外资参股的民营企业。

更早之前,山工集团旗下另一支柱企业山东临工已率先迈出“出走”步伐。

作为一家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公司,山东临工(行情,资讯)(现名香江控股,600162.sh)成立于1994年1月,并在1998年公开发行上市。上市之前的1996年,新成立的山工集团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从2002年开始,山东临工的控制权开始发生变化。当年年底,山工集团将持有的山东临工部分国有股6595万股(占总股本的37.5%)中的5095万股(占总股本的28.97%)转让给南方香江,每股转让价格4.514元人民币,转让总价款为2.3亿元人民币。

2004年10月,南方香江以要约收购的方式进一步增持股份,最终拥有山东临工总股本的38.87%,山东临工与山工集团断绝了血脉关系。

在山工集团中,山推、山工机械、山东临工、烟工、泰起共同构筑起其五大资产,如今,五家中已离去四家。

另据山工集团内部人士介绍,山工集团中另一家重要企业德州工程机械厂在多年前就已经从山工集团转回到当地政府手中。而其他一些企业也因改制相继脱离出集团。

外力之推

在吸纳一批山东省重点机械企业之后,山工集团却又选择了“放手”。几进几出间,原因何在?

早在山工机械外嫁卡特比勒之时,山东省机械工业办公室有关人士就曾对外界表示这样一种看法:从2000年起,工程机械行业进入高速增长期。以山工集团为代表的山东工程机械行业同时快速发展,“但与徐工集团每年100亿元的销售额相比,山工集团还是有相当的距离”。

处于整个行业第二位的山东工程机械集团,将其松散的企业收入全算起来也只有60多亿元。在业内看来,这正是山工集团频频出让所属企业的关键之所在:山工集团有意借助外来资本以壮大实力,目标直指同行业之首的江苏徐工集团。

除了山工机械,山东临工在经过一系列股权腾挪之后,也以被外资收购终局。

据悉,在南方香江入主山工临工半年之后,就将上市公司的核心主业装载机资产重新打包设立了一家新公司——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其中上市公司占98.68%的股权,原临工管理层出资成立的临沂市国兴投资有限公司占1.32%的股权。

2006年,临工机械98.68%的股权被置换给大股东南方香江。今年2月份,香江控股公告称,南方香江已将持有的临工机械98.68%的股权,转让给了中信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和山东临沂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两者分别以3.2亿元和1.21亿元受让了71.62%和27.06%的股权。

而此前半年,世界工程机械巨头沃尔沃已经宣布,将获得山东临工70%的股权。知情人士透露,沃尔沃的股权正是从中信信托手中购买所得,信托公司充当了过桥资金的角色。根据记者掌握的信息,沃尔沃购买此部分股权,付出的代价是4719万美元。

而泰起在挂牌转让之后,与外资合资一事也加快步伐。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有包括日本、韩国、美国在内的多家知名企业正与东岳重工进行接触。

据介绍,挂牌前,泰起就在与外资的接触中,被告知合资的前提是,首先完成改制,以避免国企包袱重、历史遗留问题多的情况。而据记者了解,山工机械也早在改制前就与卡特比勒进行了谈判。

因此,即使不是被外资整体收购,彻底转换国有身份也成为了与外资合作的首要一步。

有报道称,徐工集团认为,正是山工集团“借助外来资本壮大实力”的举动,对自己造成严重威胁,也促使其走上了联姻凯雷之路。

内在的无奈

而在另一些了解山工集团的人士看来,山工集团的“放手”之举更有几多无奈。

“将旗下企业一一转让出去,实际上是集团在卸包袱。”一熟悉山工集团的人士认为,早在山工集团以赶超徐工为目标,被行政划拨一批企业之初,便埋下日后分崩离析的种子。

首先,山工集团旗下企业遍布山东各地,包括济宁、临沂、泰安、烟台等地,在进入之前又已各成体系,为整合带来难度。而集团管理层几乎均由山推过来,对其他企业并不了解。

“事实上,山工集团从未对旗下企业进行过产品、渠道方面的有效整合。”上述人士介绍,以装载机为例,就有山工机械、临工、烟工等多家企业进行生产销售,品牌不一,相互竞争。

更有意思的例子是,过去的展销会上,各企业常常在前一晚还为产品品牌统一问题争执不下,最后不得不以行政命令要求匆匆打出“山工集团”旗号。

2001年,山东临工董事长王志中获得提升,同时担任山工集团和山东临工两家公司的董事长。一手打造出上市公司山东临工的王志中一度被寄予厚望,但山工并没有在整合工作上有所成效。

“王志中虽然成为了山工集团的一把手,但很少在集团总部所在地济宁办公,大部分时间都在临工的本部临沂。”一位和王有多年交情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因为山工集团是以济宁的山推为核心组建而来,总部的大部分人马也都来自济宁,办公地点就在山推大厦,王志中并没有真正融入集团。

更重要的是,国企大集团的机制也束缚了旗下企业发展,一些子公司资产状况并未得到改善,甚至恶化。据泰起和烟工的挂牌公告,泰起总资本总额33258.67万元,负债29980.61万元,净资产3278.06万元。而据泰起内部人士介绍,如果减去追加审计数据和呆坏帐的数据,再算上规定安置职工的费用,泰起已经是负资产了。

而烟工总资本9800多万,负债就高达1.6亿多元,严重资不抵债,最后仅以1万元底价挂牌。

据知情人士透露,山工机械在脱离集团之前负债率也“相当高”。

此外,向集团“要钱”解决企业困难现象也加重了山工集团的负担。据上述泰起人士称,仅泰起就欠了集团近5000万元债务。而这在其他一些子公司也同样存在。

“徐工集团的壮大就像是一只母鸡不停产蛋,而山工则是拉拢‘乌合之众’。”一业内人士做了一个形象比喻。如今,以“赶超徐工”为目标的山工集团又回到了起点。

【记者手记】“大企业集团模式”

曾几何时,由于“国有经济存量大、大企业众多”,山东人一直津津乐道在全国独树一帜的“群象经济”。

虽然山东省的目标是“按照世界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成长规律的要求,大力发展和壮大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但这个“看起来很美”的路径却布满了荆棘。

山东的大企业战略开始于1996年。当年10月4日,山东省政府下达了,确立海尔集团、浪潮集团、三联集团等8家企业为山东省重点培植的八大企业集团之一,此后,扶持的范围逐步扩大,重点扶持一度达到了最多时的23家。

山东工程机械集团就是“大企业集团模式”催生的产物。但到了现在,资产遍及山东各地的山工集团几乎又回到了10年之前,核心资产只有山推一家。虽然工程机械业务陆续脱离集团,山工在济南的房地产业务却搞得有声有色,先后开发了山润家园、山工大厦、阳光柳岸、山工。新天地等商住楼盘。

1998年,在政府安排下,山东境内两大医药巨头新华和鲁抗集团合二为一,组建成总资产达40多亿元的新华鲁抗医药集团,跃入全国药业十强。当时山东省政府希望能够在10年内使新华鲁抗的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医<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