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轮胎出口压力增大企业应及早应对
2024-05-13 06:56    7469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轮胎行业也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从而推动了我国轮胎出口的大幅增长,2006年全国主要出口地轮胎出口数量增幅超过40%。在出口数量猛增的同时,影响我国轮胎对外贸易的一些不利因素也正在向我们袭来。

一、美欧新标准将严重阻碍我国轮胎出口。从2007年6月开始,美国和欧盟将分别执行《fmvss139轮胎测试标准》和《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制度》(reach法规)。fmvss139轮胎检测标准。适用于所有额定总质量低于或等于4.5吨的车辆轮胎。届时,达不到新标准的轮胎将不能进入美国市场,已进入美国市场的不符合新标准的轮胎将面临被召回的严峻形势。《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制度》(reach法规)规定企业需要对约3万种化学品进行安全评价。此外,从2008年开始,欧盟还将实施新的环保标准,现有的部分原料将无法通过该标准的检测,如国际上轮胎行业普遍使用的芳香油和氧化锌,都将无法通过新的环保标准。由于美国和欧盟是我国轮胎最大的出口市场,对其出口已成为拉动我国轮胎工业增长的重要因素。美欧新的轮胎检测标准即将实施,将直接影响中国轮胎工业的发展,对美欧轮胎出口前景不容乐观。

二、壁垒重重,轮胎出口面临多方阻力。首先,我国轮胎出口遭受越来越多的反倾销调查。到目前为止,全球共有澳大利亚、巴西、秘鲁、埃及、阿根廷、土耳其、南非、墨西哥和印度等9个国家对我国轮胎发起过反倾销调查,涉案产品也基本上为汽车斜纹轮胎或科技含量较低的自行车、摩托车轮胎。其次,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和动植物卫生检疫方面的壁垒也越来越多。自2000年起到目前为止,共有28个国家发布了51个关于轮胎的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目前,全世界已有50多个国家实施了绿色标志制度,欧盟国家实施的绿色认证标签涉及近万种产品,日本政府要求自2000年后向日本出口的所有商品必须符合国际绿色认证要求。此外,轮胎出口还正遭受美国的“337”条款的调查的威胁。因此,我国的轮胎出口形势越发严峻。

三、原材料价格上涨加大企业成本压力。2006年以来,天然橡胶国际市场价格持续上涨,轮胎主要生产原料价格节节攀升,但是轮胎成品出口价格并没有出现相应的增幅,反而呈价跌态势。如2007年1月江苏省轮胎出口均价又比以往下降2%左右。在轮胎生产中,原材料成本大约占了70%,而在我国轮胎企业所需的橡胶原料中,70%的天然胶和40%的合成橡胶都要依赖进口。而今年1月国内轮胎行业所需的橡胶类原材料价格仍小幅上涨,不仅如此,其他原料诸如炭黑、氧化锌等进口原料的价格都有很大涨幅,对我国轮胎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使企业的成本增加,同时,我国宏观调控和人民币升值等宏观环境因素,也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面对上述诸多不利因素,相关企业及有关方面应及早采取应对措施。一是要提高产品质量和调整产品结构,增强出口产品竞争能力。在国际石油市场紧张的情况下,积极发展滚动阻力轮胎、环保型轮胎,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发展安全、环保、高效、节约的轮胎企业。二是提倡创新、鼓励自主研发,促进出口企业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在海外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三是国内企业应进一步增强品牌意识,不仅要通过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服务质量,而且要加大广告宣传投入和市场营销力度,创出一批知名产品品牌。四是加强行业的自律。规范出口市场秩序,避免低价竞争等不正当竞争手段。当前,我国轮胎生产企业众多,规模不一,质量不均,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数量偏少,小型企业居多,低价无序竞争,只能是自相残杀。五是检验检疫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国外相关新标准的收集和研究,并及时反馈给企业,同时要提高检验检疫自身的检测技术能力,以适应国外的检测要求。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