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细分塑料垃圾“变废为宝”
2024-05-13 04:35    1383 来源:新民晚报

“塑料等‘白色污染’危害严重,污染水体和土壤,*终通过食物链危及生物及人类的健康。”在沪全国政协委员胡卫在提交全国政协的一件提案中,建议对废弃塑料开展分类收集及保值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杜绝污染。

胡卫委员指出,自塑料发明并应用以来,由于其质轻、价廉、经久耐用,已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不同的使用场合下基于不同的使用要求,我们选用不同材质的塑料,当然其价格也有所不同,往往可相差几倍到几十倍。他经过调研发现,由于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塑料被废弃后,进入环境中难以降解,也产生了“白色污染”等危害。

“这样就污染了水体和土壤,废弃的塑料在被冲刷进入海洋后,还会随洋流漂流聚集,形成由塑料垃圾为主要组成成分的‘岛屿’,也可被冲上沙滩,造成污染和破坏生态景观。塑料颗粒还会进入生物体内,*终通过食物链危及生物及人类的健康。”

胡卫委员认为,对废弃的塑料必须加以妥善的处理,禁止任意丢弃,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目前对废弃塑料的资源化利用途径主要有:将废弃塑料燃烧后回收其中的热值,但其中的部分组分会随烟气进入大气,造成二次污染;在加入增塑剂等材料后制作低档次的塑料制品;经加工后制成建材和用于筑路等材料。以上的回收利用方法都存在不足,或是制作成低档的产品,或是会导致环境污染。

为增加废弃塑料回收利用的价值,防止环境污染,胡卫委员建议在目前正在加快实施的垃圾分类基础上,对塑料垃圾按品种从源头进行精细的分类回收:对饮料瓶实行押金制,回收后加工制作成新的饮料瓶;将医院打点滴等的塑料容器回收再利用,对医院被污染的塑料制品,则采用焚烧的方法回收热值;对用于快递盒运输中防止碰撞和填充用的发泡塑料,也可以回收后重新使用;对农村的塑料地膜,使用到期后应强制报废,回收处理后重复利用。

对无法进行源头分类回收的废弃塑料,胡卫建议鼓励回收后用作建材的原料,或用于制作低档的塑料制品;与有机垃圾等混杂的塑料,经除水后焚烧,回收其热值。但在焚烧中需注意处理产生的气体,以免二次污染。

胡卫还建议加强对废弃塑料保值回收资源化利用的宣传教育,要求单位和个人在丢弃塑料前进行初步的清洁,并按材质初步分类,方便回收并保值利用。

来源:新民晚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