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成绩与问题并存
2024-05-13 04:32    535 

2005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继续保持增长。据统计,2005年,我国共计出口各类汽车零部件89.47亿美元,同比增长22.82%。汽车零部件出口额占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总金额的82%,占中国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1.15%。主要表现为三个集中:

一、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高能耗和技术含量低的产品

从整体上看,虽然中国零部件出口产品分布较广泛,能提供的产品种类很多,其技术水平和附加值都在不断提高,但产品主要还是集中在低附加值、高能耗、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上。

根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分会的数据分类, 2005年,在汽车关键件分类中,制动系统和发动机是主要出口商品,制动系统出口额占关键件出口总额的近62.2%,发动机出口金额占关键件出口总额的近21.8%。

在制动系统类零部件中,未列名机动车辆用其他制动器及其零部件、装在蹄片上的制动摩擦片占制动系统出口金额的84.5%,而abs出口金额只占整个制动系统出口金额的0.64%。

在一般零部件中,车轮轮毂、挂车、车用收录放机和车身零件是主要商品,但产品种类比较全,除轮毂外,出口金额所占百分比分布梯度并不悬殊。

二、零部件出口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

对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韩国、英国等排在前几位国家的出口占65%。

此外,我国对不少国家的零部件出口金额同比增幅很大,俄罗斯、苏丹和印度均为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金额超过5000万美元以上的国家;巴西、瑞典、哈萨克斯坦、乌克兰、阿根廷、约旦等都是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金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国家,同比增幅也比较大。这些国家是值得特别关注的汽车零部件出口市场。据资料显示,2005年,中国向202个国家(地区)出口汽车零部件。中国出口汽车零部件的市场分布较广,遍布全球六大洲。其中,亚洲有46个国家(地区),非洲有54个国家,欧洲有45个国家,南美洲有39个国家,北美洲有3个国家,大洋洲有15个国家。

三、出口企业集中在外商独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

从出口金额对比看,中国出口汽车零部件的企业按企业性质排序发生了一定变化。与2004年一样,外商独资企业仍拔头筹,中外合资企业名列第二。这两类企业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56.35%。个体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分列其后。

对零部件出口企业而言,如何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如何创建自己的品牌、如何加强物流、生产、管理能力以进入汽车零部件国际采购的行列中是企业应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的问题。汽车电子产品在整车上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以及新汽车能源的发展与应用对零部件企业都提供了绝佳的发展机遇,而我国不少汽车零部件企业在这方面都开始加大研发力度,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但大多数企业限于条件和理念做的还很不够。

在市场方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谈判以及我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经济贸易谈判的顺利进展也给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企业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企业应多关注这些地区市场我国对外经贸关系的发展,充分利用对我国不断良化的贸易环境和条件,不断扩大出口规模和水平。

由于我国汽车产能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生产工艺水平也得到长足的进步,同时具有成本优势,2005年以来已引起国际市场的高度重视。中国汽车走进国际市场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必然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汽车行业加强技术创新能力,扩大自主品牌,规范出口秩序是保证我国汽车出口健康发展的关键。

此外,在汽车零部件出口方面,有关部门应加紧研究建立反倾销贸易摩擦预警机制。保持高度警惕,防止国外反倾销带来的不利影响。总之,规范汽车零部件出口秩序已迫在眉睫。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