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屏手机成为智能手机市场的热门话题。2月底,包括三星、华为、中兴、小米在内的一批厂商密集发布了不同款型的折叠屏手机,2019年被称为折叠屏手机的“爆发元年”。折叠屏手机所需的柔性屏幕也成为了各大手机厂商的刚需,同时为柔性产业链吹起了号角与一股春风。
折叠屏手机的密集登场,已经展示出一种趋势:折叠屏手机具备了比较完善的产品成熟度,可以跟消费者进行亲密接触。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5g和折叠屏手机的大规模普及,预计今年全球销售量约90万部,其量产时间基本在2023年之前。
在即将到来的量产趋势下,此轮折叠屏手机“爆发潮”的背后,凸显的更是柔性材料产业的巨大潜力。
说到折叠屏手机材料,就不得不提到oled面板。oled材料是oled面板的核心组成部分,决定oled显示屏的性能表现。材料厂商将化工原料合成中间体和单体粗品,然后合成升华前材料,再由终端材料厂进行升华处理,制成终端材料,用于生产oled面板。
光大电子杨明辉团队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在2016年以前,全球柔性oled面板产能几乎全部集中在韩国三星,其市场份额超过90%。近两年来,中国面板企业大规模投资柔性oled产线,已建或在建的生产线达到12条,投产之后将改变目前韩国厂商独大局面,行业供给格局将进一步优化。
目前国内领军企业京东方、深天马、维信诺、华星光电和辉光电投巨资建设oled项目,部分屏幕已经进入华为、vivo、oppo、小米等手机厂商的供应链中,为oled材料市场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国产面板厂商崛起为材料国产化应用提供了基础,随着这些企业的不断变强,将会带动oled核心配套的国产化,打造国内的供应链体系。目前国内有一些企业已开始研发oled核心配套,其中部分企业后道设备已经进入产线了。
除了柔性oled面板,柔性产业链条还包括盖板、铝塑膜、金属转轴等,如折叠手机盖板既要求可折叠,又要保证不易划伤,需要使用一种新型高分子薄膜:cpi膜,取代玻璃作为盖板材料。cpi膜拥有耐刮擦的能力,也拥有类似于玻璃的良好触感,轻薄、透明、耐高温、并且具有柔性折叠能力,将是折叠屏需求量*的化学材料,从基材、盖板,到触控屏,都将被cpi膜一统天下。
可以预见,这是个即将迅速爆发的蓝海市场,未来行业规模将高达数百亿元。手机屏幕的变化将极大影响应用*的交互设计,这也意味着,除了关键的柔性屏之外,整个产业链也需要加以配合,产业链相关公司也将迎来机遇。
来源:环球塑化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