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手机制造业工业机器人应用现状与难题
2024-05-13 01:39    2829 来源:网络

近两年来国内机器人行业发展迅速,3c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已经成为了国内机器人的主要市场,在3c行业中,手机制造业作为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代表性,目前我国手机制造巨头富士康、华为等,都在投入更多的智能化制造设备来提高生产效率,手机行业自动化应用改造市场的潜力还是非常大的。

手机生产中机器人应用情况

手机的自动化产线分为组装线和配件生产线,组装的工序有上百道,而现在机器人替代的典型工序主要是在工位相对固定的手机外壳的抛光打磨以及机床上下料、冲压、组装、屏幕处理、装盒等工作。

目前在手机生产线上比较常见的工业机器人有6轴机器人、scara机器人、agv物流机器人、桌面锡焊和点胶机器人等。6轴机器人一般用于搬运和打磨,scara机器人常见于装配(尤其是打螺丝)、agv用于搬运仓储。点胶和锡焊桌面机器人用于点胶和焊锡。

机器人运用比较广泛的工序是点胶和打螺钉,这两个工序操作比较简单,就算手机更新频繁,也只要改变相应的系统参数就能继续使用。手机壳打磨对精度和效果的要求较高,打磨的弧度和走线都是很重要的指标,在这个程序中应用较多的还是国外的打磨机器人。组装机器人在手机自动化行业应用比重较低,组装产线对熟练工的依赖程度比较大,但实现组装产线的自动化改造对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有着很大的意义。

手机产业自动化现有的难题:

(1)柔性化难题

现在手机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需求越来越个性化,与机器人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相矛盾,如何让自动化设备适应柔性化生产成手机产业自动化的最大难题,实现生产中的换线、工装、夹具等的快速更换还有待研究。

(2)投资回报率难题

自动化投入成本高,手机品牌的销售和利润问题不可控,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制造利润越来越薄弱,投资回报率也就被手机厂商尤其关注了。

这个问题和柔性化生产问题紧密相连,不能实现柔性化生产,自动化设备就难以实现大规模的有效利用,智能工厂就更难以实现,手机行业的换线频率是6个月到8个月左右,而自动化设备的投资回报周期一般要一到两年才有成效,如果整条线的自动化生产投资回报周期更长,中小手机代工场生存成难题。

(3)跨界集成难题

来源:网络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