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哈萨克斯坦农业部提供的资料,哈萨克斯坦全国耕地用的拖拉机近14万台,其中有90%已经使用8年以上,这些拖拉机的发动机都需要进行大修或更换。但由于哈国市场上的农用发动机90%是进口的,如果农场主想更换发动机,必须交纳100%的预付款。因此农用发动机的需求问题显得十分突出。
如2003年应该更换1.7万台拖拉机的发动机,但据哈国海关统计,实际进口的拖拉机发动机不到300台,也就是说,有能力购买这种发动机的需求者只有不到2%。2004年拖拉机发动机的进口量也只有400-500台,这一年有能力购买拖拉机发动机的农民并不比2003年多。同样,联合收割机的发动机损耗率也已接近90%,而且实际有能力购买这种发动机的需求者也是2%。
随着国家福利的增长和哈国政府对农业支持力度的加大,农业生产者购买农用发动机的能力是否会提高呢?2003年在库斯塔奈有一家柴油机厂开工。该厂使用的是德国的先进工艺和流水线。但是有能力购买该厂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发动机的农户还不到1%,其产品绝大多数是由一些农机服务公司购买,而且购买量也在减少,况且每台发动机的平均价格是3000美元。这说明,要和需求者建立长期的供求关系,价格和质量是决定因素。除此之外,哈国政府还特别关心库斯塔奈柴油机厂的产品租赁问题。根据供求信息数据显示,开展租赁经营可使发动机的销售量成倍增长。
2005年,哈国政府准备用59.5亿坚戈来扩大农机设备租赁业务。去年,哈国农业部向工业部提出了建立4个技术园区的建议,专门制造本国的联合收割机、拖拉机和发动机,并生产专用零配件。农业部还积极促成了哈国机械制造企业和俄罗斯卡玛斯集团公司的合作,在合作协议中规定哈国企业负责组装4吨轮式拖拉机。哈国农机制造业也意识到了自身价值并感觉到外来竞争的压力,他们努力在产粮区中心服务网的帮助下积极改进经营思路。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