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研发、转型升级及供应链管理是企业因应全球化自由经济竞争时,追求永续经营和持续产品生命周期的必经路径;发展供应链的同时,需注意人力资源、市场胃纳量、产能利用率、国际分工体系等,都是成功与否的必要条件。
业者表示,台湾引以为傲的机械业代工体系,发展成功的原因,就在于体系内的公司大多有规模不大(30人以下)、可弹性化生产、充分利用边际效率等特色,当遭逢经营环境丕变、成本提高和微利化的考验,专业代工优势一点一滴的被商品全球化的潮流所侵蚀,企业主必须在价格、质量、交期和市场规模都兼顾的情况下,方可维系得之不易市场竞争性,确保公司的永续经营,若能同步透过量化的方式重新检视全部的生产流程,往往可以得到新的转机和生机,也有许多公司想尽办法更新工厂设备、提升精密度和产能利用率,知识经济管理、充足的资金和优质的人力都缺一不可。
对机械业而言,供应链的形成攸关永续发展,唯采取国际分工的模式,创造出比台湾专业分工体系成本更低、质量更好的比较利益,再透过强有力的市场营销策略及具弹性的供货体系,提供多样化的产品,方可再一次缔造台湾加工代工业的革命。
尽管现在台湾的工业界具备供应链管理实力的单一公司不多,但发展供应链的确是公司发展全球化市场能否成功的主轴,「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将是每一家机械厂家必要面对的严苛考验。
现今,企业主往往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受,因为「人才」是推动产业供应链和全球化布局是否成功的关键,也是现阶段企业转型升级时暴露出的隐忧。具备通才特质的领导者,除能力强、心胸大外,仍需花时间整合各环节的专业人员,提升比较利益、降低机会成本,因此很多建设并不能从短期看出绩效,供应链的成形和管理必须从中长程规划的角度来持续进行的,因为人才是不能速成的。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