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求实际效用、解决加工问题,做最佳效能的工具机,是协鸿工业一贯的企业精神。此次台北国际工具机展中,协鸿以「协鸿技术始终领先一步」为主轴,强调实用性的高规格机种为主要诉求,并以突破性的每分钟高达1,500cc切削量,创下全球1.5米立式加工中心机最大的重切削速度,在精度及远程管理方面也直逼日本机种的水平。
总经理叶新华表示,此次协鸿所展出每部机器,都将标示出确实技术领先的项目,尤其在高速重切削、高精度的突破和机器「三年保固」的耐用性上,均是台湾的首见的技术突破和创举。
除机台硬件技术领先外,在电控软件方面,这次也将展示「远程诊断」和「远程管理」的接口整合能力,透过因特网做到全球皆可同步进行远程诊断和远程管理,立即状况分析及提供解决之道,因此,不仅是机械硬件本身的提升,连同周边及软件技术服务也都提升。
叶新华说,协鸿一直在稳扎稳打路线上研发,开发出「对」的机器,以实用性来解决客户的各项加工问题,将真正对使用者所要解决的速度、效率、精度等方面的需求,而不盲目追求一些标榜新颖但却未臻成熟的技术。
做对的机器就是要了解客户最在意的是什么,因此每次接到客户的订单,解决客户最逼切的需求,都是考验本身技术提升的机会,朝帮助客户解决加工问题为出发点,是协鸿研发新型高速、高精度加工中心机的重心。
叶新华分析,每年协鸿均有10余部全新机的开发,其中高规格的机种约占40至50%,与一般小厂利用公模生产的低规格产品,有明显的差异。尤其是在这波新台币汇率及原物料、钢铁价格高涨之际,拜高规格机械研发之赐,协鸿的机器得以连续调高售价,否则如果没有优良及差异化的产品,想要调整价格是很困难的事。
虽然协鸿今年设定40亿的目标压力,但叶新华仍保持相当乐观看法,因为产品规格、等级和精度的提升,都有助于目标的达成。同时,叶新华也呼吁台湾同业,应做好「焦点管理」,先找出自己的特色、对自我定位清楚,不论是在机械特性或加工精度等方面,都要努力做到最好,而不需只追求太过高难度的机种开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