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亚太加快大型贯流泵研制步伐
2024-05-13 00:28    2563 

12月3日,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在上海召开大型潜水泵、贯流泵技术应用推广会,水利部副部长翟浩辉及来自全国各大流域的水利规划、勘测、设计院所的负责人及从事水泵开发研制工作的专家共200多人出席会议。与会专家就江苏亚太泵业集团公司(简称江苏亚太)研制的潜水泵、贯流泵的制造技术与国际发达国家的产品和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比,并就我国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对贯流泵的选型及应用方案进行了充分的论证,表明江苏亚太有能力承担国家重点工程。

南水北调9座泵站采用贯流泵

资料显示,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泵站工程共设13个梯级、34座泵站抽长江水入东平湖,其中利用江苏省现有6个梯级、13座泵站(包括4座加固改造泵站),并新建21座泵站,共同完成向北调水任务。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泵站工程中的水泵选型原则:一是广泛收集国内外先进的泵型技术资料,如选用优秀的水利模型,力争达到同行业领先水平。二是在泵站平均扬程时,水泵运行在高效区;在设计扬程时,水泵满足泵站设计流量;在最高与最低扬程时,水泵能安全、稳定运行。三是水泵有较好的抗汽蚀性能,使机组在设计寿命期内检修次数少、水利性能稳定。四是设备先进、结构成熟、运行安全可靠。五是安装、检修方便,便于维修和管理。

根据这个原则,在新建的21座泵站中,有9座泵站共40台采用灯泡贯流泵,其中江苏境内7座。这项工程对江苏亚太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此,江苏亚太在原有大型潜水泵的基础上,开发研制出适应抗洪及排涝工程要求的贯流泵系列产品。

贯流泵在国外广泛应用

贯流泵在国外,尤其是日本和荷兰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日本自上世纪6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建成的50多座泵站中有近百台贯流泵在运行,其中最大单台流量11.5m3/s,最高扬程达到12.8m,扬程在4m以上的泵站共有28座。日本1971年建成的新川河口泵站,采用6台贯流泵,总流量24m3/s,扬程2.6m。事实说明,贯流泵技术在国外已经很成熟了。

江苏亚太从1998年开始研制、生产潜水贯流泵,2001年成功研制出45千瓦双向s型叶片贯流泵一台;2001~2002年生产出185千瓦单向叶片贯流泵4台;2003年生产的3台560千瓦锥齿轮传动单向叶片贯流泵及4台630千瓦单向叶片贯流泵,已经通过技术鉴定,并投入运行;今年,江苏亚太又生产出了75千瓦双向叶片和132千瓦、250千瓦单向叶片贯流泵。

国内能生产贯流泵

据江苏亚太总工程师魏光新介绍,通过近几年对贯流泵的研究、制造和生产,江苏亚太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也遇到过很多困难和教训,为下一步开发研制大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通过制造1400qgl-125-185直联贯流泵和2000qglc-100-560圆锥齿轮传动贯流泵进行的模型装置同台对比试验得出的结论是,前置灯泡比后置灯泡贯流泵装置效率高4%~5%;双向贯流泵分别采用了s型叶片和纺锤型叶片,s型叶片有的正向效率高,有的反向效率高,这主要取决叶片线型、叶片数和叶片厚度。

此外,圆锥齿轮传动贯流泵的轴向力是由安装在齿轮箱中的向心推力轴承承受,如果采用行星齿轮传动减速箱,则轴向力要由设在水泵部分的推力轴承承受,对于大扭矩的泵,要采用止推瓦;对于流量大于6m3/s、功率大于600~800千瓦或24级以上电机的贯流泵,最好采用齿轮减速。

目前,国内已建成的贯流泵站最大流量为江苏太浦河泵站,单机流量为50m3/s,共6台,斜轴伸式二级平行齿轮减速箱,电机功率1600千瓦,齿轮箱功率2400千瓦。最大功率的贯流泵站为淮安三站,电机功率2500千瓦。资料显示,南水北调江苏境内贯流泵的单机流量为20~37.5m3/s,设计扬程2.35~4.28m,最大扬程2.75~5.35m,电机功率为1250~2500千瓦。以上参数的贯流泵,从水利设计角度来看,国内企业完全有能力设计和研制功率在2500千瓦左右的贯流泵机组。

加快大型泵研制步伐

江苏亚太董事长常庆昌指出,江苏亚太已经投资兴建了国内水泵行业规模最大的潜水泵、贯流泵测试中心,密切跟踪产品的实际应用情况,使产品质量日臻完善。正式凭借在技术、质量、服务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江苏亚太大型潜水泵在东深工程、三峡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以及上海、南京、洛阳等大中城市的防洪排涝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新型贯流泵在上海清水港、江苏淮河入海水道等水利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并发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常庆昌最后表示,在国家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的有利时机下,江苏亚太在产品结构上已经从单一的水泵产品发展到今天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水泵、环保、阀门、疏浚四大支柱产业。面对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形势,公司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继续加大产品开发力度,满足不同用户、不同工况的用泵需求,特别是要分阶段开发10m3/s,15m3/s和20m3/s的大型贯流泵,更好地为我国水利现代化建设服务。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